人民网2019年2月21日讯 近日,疟原虫治癌和吃面包致癌的言论又掀起了癌症谣言的波澜。癌是一种对生命有重大威胁的严重慢性疾病,虽然生物医学发展一日千里,但癌症的诱发机制和治愈方法还未被人类彻底破译,因此,人们对生活中的致癌因素保持着高度敏感,对疗法创新的风吹草动都充满“神”样的期待,每每与“癌”相关的言论总能引发高关注度。
人民健康将近年来传播频率较高的、迷惑性较强的、已被专家“证伪”的癌症谣言进行回溯,期望公众在防癌抗癌治癌的路上,学会用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自己,通过安全有效的医疗技术和一颗平常心控制疾病的进展,延长和提高生命质量。
俗话说,病从口入,“管住嘴”成为防病的第一条原则。于是很多食物致癌谣言可以轻松搏出“眼球效应”。
最近,吃面包也和癌症扯上了关系。据某平台官微转发的一篇文章称,一个14岁的小女孩,早餐经常吃面包,得了肠癌。还有一个小孩,因为长期吃面包得了肾癌。于是得出小孩早餐经常吃面包,过量摄入精细谷物,会得肠癌和肾癌的结论,引发网友质疑。
对此,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癌症是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不是单一的因素就可以致癌的,即便是有多种致癌因素共同起作用,癌症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食物当然是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的诱因之一,但也只是“之一”,况且还有个积累和剂量问题。
对于过量摄入精细谷物的说法,专家解释说,吃面包最大的不足,是其用精细面粉制成。这在制作过程会破坏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
咖啡中含有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不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陈芳教授释疑说,在对食物进行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温加工时,当焙烤、油炸等加热过程超过120℃,食品中就会产生丙烯酰胺,且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量越大。
按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定义,2A类致癌物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因此其对人类只是具有潜在致癌性。
据《人类对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摄取量的预估》一文,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
说喝隔夜水、吃剩饭剩菜致癌的理由都相似。因为隔夜水和剩饭剩菜都会产生亚硝酸盐。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亚硝胺,亚硝胺的确是致癌物,但前提是摄入过量。偶尔吃次剩饭剩菜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吃前应该充分加热。
大蒜炝锅是很常见的一种做菜方式,但在某档电视节目中,两种经大蒜炝锅后的菜检验结果显示内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由此推定大蒜炝锅会致癌。
专家称,大蒜炝锅确实会产生2A级致癌物丙烯酰胺,但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人类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因此,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就一定会增加致癌危险。况且炝锅时大蒜只是作为配料,一般用几克大蒜就足够了,能产生的丙烯酰胺实在有限。
当然,丙烯酰胺对人体无益。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为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在用大蒜炝锅的时候油不要太热,蒜粒稍微偏黄色就可以了。在日常烹调食物时,尽量多蒸煮炖、少煎炸烤,不要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有助于减少丙烯酰胺生成。注意饮食均衡,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丙烯酰胺带来的影响。
有了可“致癌”的食物,自然衍生出能“防癌”的食物。同样的道理,对健康有益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但也不必相信其堪比“抗癌神器”。
网上热传红薯叶是“抗癌神器”。说法称,红薯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够排毒、提高免疫力、预防高血压、改善便秘、改善更年期症状、预防贫血,而其中含有的多酚更是有抗癌奇效。
对此,专家解释说,所谓的“多酚抗癌”,是从细胞实验演绎而来,并不是说吃了多酚就能够抗癌。跟抗氧化物类似,红薯叶中含有比较多的多酚,但并不比各种绿色蔬菜、茶、咖啡等食品饮料含量更高。作为一种蔬菜,红薯叶的营养组成确实很好,作为多样化食谱的组成部分,红薯叶是一种很“优秀”的蔬菜。但是,它并不是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神奇功效。
很多人还相信吃有机食物能防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解释说,购买有机食物是近年来的健康新潮流。从定义上看,“有机食物”是指在栽种或培育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除草剂等非天然药物的食材,安全性较高。但英国牛津大学一项长达9年的研究表明,长期摄取有机食物的女性,患癌风险与从不吃有机食物的女性没有差异。
因此,“有机食物可以防癌”的说法,并不可靠。想要吃得健康,更重要是做到饮食多样化,多吃当地应季食物,每天吃一点坚果。
除了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很多癌症患者来说,医学研发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他们点燃生命的无限希望。但如果严谨的事实被断章取义、夸大其词甚至被歪曲炒作,除了制造短期的流量话题,对患者和科学发展均无裨益,甚至还会造成患者的盲目迷信和对医学研究的无端阻碍。
春节期间,一则关于“使用疟原虫感染免疫疗法可以治疗晚期癌症”的重大发现刷了朋友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教授陈小平用通俗语言讲解了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原理。一些公众号和自媒体从业人员,为了吸引眼球,夸大其词,把可能说成一定,把治疗说成完全治愈,把个别案例说成群体病例性的突破成功。引发了激烈争议,也让一些正处于绝望中的患者对这种尚未成熟的疗法产生盲目的迷信。
专家辟谣称,目前的疟原虫治癌大数据并不充分,治癌效果的证据也不确切,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更早前,网上还盛传“饥饿疗法”能饿死癌细胞的荒诞说法。认为经过三到五天完全断食,只喝适当的水,癌细胞就会迅速死亡。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专家蒋彤辟谣称:“当我们营养摄入充足时,癌细胞确实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但是当我们摄入营养不足的时候,癌细胞就会从掠夺食物中的营养变为掠夺自身的营养。饥饿疗法的结果是机体日渐消瘦,肿瘤不断长大。”
其实,“饥饿疗法”产生的背景是在肝癌的治疗中,医生曾实施介入疗法,切断了癌细胞的粮食管道,即供血血管。如果找不到供血血管,就需要用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但是,癌细胞的适应能力太强,很快就产生了耐药性,这让饥饿疗法宣告无效。
2017年,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曾引发关注,文章里提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个别媒体和自媒体进而转发称“一滴血可测癌症”。
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表示,“一滴血可测癌症”的说法不严谨,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至今,全球还没有一个血液标志物能百分之百准确诊断肿瘤。事实上,罗永章本人也曾对此辟谣,“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一说法很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监测肿瘤”。(记者 崔元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