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健康>头条>

预防登革热 须灭花斑蚊

预防登革热 须灭花斑蚊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疾控部门加强防蚊监测,并提醒市民保持居住环境干燥以防蚊虫滋生。

深圳商报 2019年08月22日讯   当前广东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我省珠三角多个地市已报告本地散发病例。8月21日,记者从深圳市疾控中心获悉,从8月8日至9月4日深圳登革热指数为II级,市疾控中心对全市419个监测点进行伊蚊密度监测,不符合防控要求的监测点有237个,占56.56%。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防登革热感染重在灭蚊。

据了解,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凶手”是蚊子家族中的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而在深圳活动的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

今年8月1日-15日,深圳市疾控中心通过对全市419个监测点进行伊蚊密度监测,发现我市蚊媒密度总体较高,不符合防控要求的监测点有237个,占56.56%。其中,高密度有3个点占0.72 %(龙华区1个、宝安区2个),中密度有64个点,占15.27%(罗湖区3个、福田区3个、南山区2个、宝安区20个、龙岗区3个、盐田区4个、光明区11个、龙华区10个、大鹏新区5个、坪山区3个)。同时,通过检测发现建筑工地、废品回收站、医院和公园环境的蚊虫孳生阳性率较高。

据了解,监测数据分两种,一种是监测幼虫的,一种是监测成蚊的。当指数在5以下,则属于安全范围,即符合防控要求;当指数高于20,则属于高密度、高传播风险,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周边片区引发登革热流行。

目前,各区应结合媒介伊蚊监测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孳生地清理和预防性灭蚊工作。存在中、高密度监测点的街道要重点处理具体监测点及周边范围内的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实遏制登革热等蚊煤传染病聚集性发生与流行。

现正值暑假,人口流动量增大,尤其到东南亚登革热疫情暴发的国家、地区旅游的市民增多,全市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市民,做好防护工作,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及时清理饮水缸、储水池、花瓶、花盆等室内外闲置容器内的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记者 文灿 通讯员 深疾控)

[责任编辑:黄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