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8-12-13 09:49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双十一刚过去不久又迎来双十二,在购物节带起的收快递热潮中的你是否在拆快递时,也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妥善处理呢?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且与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绑架等犯罪呈合流态势。如果你无缘无故接到贷款电话、收到诈骗信息或者各类推销计划单,不用怀疑,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包括什么?要怎么做才能防范?这两个近年来的典型案例你需要了解下。
案例一:非法收集公民信息注册境外账号获利
2018年9月18日,深圳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在网上非法售卖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接报后,网警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系深圳一网民肖某轩。该犯罪嫌疑人在网上非法收集公民个人身份信息、互联网公司用户注册信息、酒店入住信息后,在境外某网络论坛上注册账号,并且将非法收集的相关信息发布在论坛上用于出售,作案手法隐蔽。
在充分掌握肖某轩的犯罪证据后,深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联合宝安分局于9月18日15时许在宝安西乡某大厦成功抓获嫌疑人,随后在其住处缴获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作案工具,并在其中发现大量非法获取的信息文档,数量达上亿条。经审讯,犯罪嫌疑人肖某轩交代其依靠掌握的互联网技术非法搜集公民信息,并通过境外某论坛以比特币进行交易。
案例二:仓管员侵入客户资料系统贩卖获利
2016年9月6日,深圳市南山区法院近日宣判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告人陈某为深圳某快递公司东莞市分部仓管员,其工作职责主要是快递件的入、出仓及问题件的处理等,岗位说明书明文规定“禁止下载运单信息、客户信息”等。2014年间,陈某认识了懂编写计算机程序的杨某。2014年12月开始,陈某利用工作便利,冒用公司分部主管的权限,使用杨某编写的软件,多次侵入该公司运营管理软件系统,非法批量下载杨某需要的购买“壮阳药”、“保健品”等类型的客户资料信息面单三十余万张,以每张面单0.1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杨某,陈某从中获利3万余元。随后杨某又将从陈某处非法获取的客户信息在网络上利用QQ平台以每张面单信息1-3元的价格对外销售,获取非法利益。经查,杨某向包括梁某在内的相关人员出卖客户信息近十万条,非法获利14万余元。
专家提醒
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被恶意泄漏是网络诈骗等多发性新型网络犯罪的重要源头,对企业和市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银行、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商、保险公司、快递公司、外卖机构、淘宝卖家等各种组织机构或企业、个人都在长期经营中,逐渐形成并积累各自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其中涉及姓名、性别、年龄、生日、住址、电话、银行账号等大量个人基本信息。有的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被动泄密”,有的则是“主动泄密”。
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6年间全国法院审理的涉及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案件中发现,有1.62亿余条公民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其中,快递公司、教育机构、网购网站等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一条信息甚至不到半分钱就被人买卖,贵的则可以卖到近6元钱。
建议市民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好隐私信息,注意上网安全,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钓鱼和木马病毒侵害造成信息恶意泄露。在电子信息方面还可通过设置二次验证密码、密保等方式提高安全系数。
龙华新闻记者蔡达菁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