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网 > 

龙华网源稿件库

她在文莱志愿服务200多天,用爱温暖整个国度

编辑:卢东勃2019-07-26 09:41内容来源:深圳新闻网

新闻提要

7月24日,周海宇接受媒体采访。(龙华网记者 郑瑞欣 摄)

深圳新闻网7月25日讯(记者 康广龙)今年6月底,中国援文莱志愿者从海外归国,周海宇就是其中的一位。初见周海宇,记者感觉面前的这位龙华好青年,阳光自信、谈吐优雅,很难想象这位淡雅如兰的女孩竟在援外志愿服务领域有着不凡的表现。在过去的200多天里,她在文莱贡献青春力量,传播阳光、自信、包容的中国文化,展示负责任、有担当的中国青年形象,用爱温暖整个国度。

1992年出生的周海宇,毕业于英国萨里大学国际会展管理专业,是深圳龙华区群团工作部的一员,从事职工关爱服务工作。她留学期间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工作期间,她认真负责,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2018年,团中央、商务部决定由深圳承接第三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文莱项目,招募、选派3名青年志愿者赴文莱理工大学(Universiti Tecknologi Brunei)开展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培训等一系列流程,3名志愿者通过层层考核选拔,从2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而周海宇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位,成为了一名赴文莱的中国青年志愿者。

周海宇介绍并回忆道,初到文莱,感觉到这个国家没有夜生活,连酒也不允许出售,基本没有娱乐生活,因为他们有严格的宗教信仰,这使得整个国家格外的和平,颇有些冷清,周海宇发现自己虽然在国内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因为文化的差异,依然有些手足无措。但在大使馆和文莱科技大学师生的帮助下,她也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风俗习惯,迅速投入充实而快乐的志愿服务工作。

7月24日,周海宇接受媒体采访。(龙华网记者 郑瑞欣 摄)

服务“一带一路”,助力”中文”友谊

多年来,文莱一直将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作为国家经济支柱,文莱政府制定了“2035宏愿”蓝图,希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这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当契合,文莱政府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文两国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2018年是中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5周年。习近平主席于2018年11月18日至20日对文莱进行了国事访问。此系习近平主席对文莱首访,对新时期提升中文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彼时,刚到文莱不久的周海宇,作为第三批中国(深圳)青年志愿者赴文莱服务队的一员,在中国驻文莱大使馆的安排和指导下,参与了此次国事访问中国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中国驻文莱大使馆工作人员对其志愿者的工作给予肯定。

谈及一带一路,周海宇脸上露出了振奋和骄傲,“中文自古以来就有很深厚的友谊,习主席此访更是促进文莱同中国关系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对我们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讲述精彩中国故事提供了强大动力。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我们的成长也伴随着更多的国际期待,但近距离感受中国代表团的风采,感受他们对我国外交事业的热忱与奉献,也让我们更加坚定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在文莱,周海宇和国际学生的合影。(受访者 供图)

在文莱,周海宇与受采访国际学生交流。(受访者 供图)

主动承担责任,做有担当的中国好青年

在文莱科技大学国际关系部,周海宇主要参与协助部门领导开展学校对外交流活动,负责物资准备、现场布置及拍照等工作。

“我们部门基本每周都会有对外交流的活动,平均每个月参加一场展会。印象最深的是今年2月份举办的文莱高校展,搭建展台当天,我们整个团队在展会现场待到晚上12点,就是为了确保每个细节无误,活动现场果然来我们展位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文莱电视媒体也对我们的展位进行了报道。”

此外,周海宇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负责部门网页内容更新。国际关系部网页主要面向国际学生,涉及合作企业、高校的信息以及学生申请对外交流项目的指引等。周海宇在网页内容更新以及比较不同地区高校网页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于文莱遵循英国的教育模式,因此她参照借鉴英国各高校的网页设计风格,结合此前自身国际学生的经历,在征求相关学生需求后提出部门网页更新方案,得到部门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主要负责方案实施,包括负责制作“为何选择文莱科技大学”和“为何选择出国实习”的视频,周海宇分别向6名学生提出采访邀请,并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整理。其中Maggie就曾在中国实习,采访过程提起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赞叹不已,表示有机会一定会再去中国。Divine也在此后的交流中表示很喜欢中国文化,已申请了3所中国大学的研究生。

“采访完毕,当我把所有的视频都交给我们领导的时候,他惊讶于我的办事效率。其实,做一名有担当的中国青年的志愿者,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谈及在文莱当志愿者的感悟,周海宇讲道,“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承担的是“民间外交”的责任,我们代表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所以更要负责和主动”。

在文莱杰米清真寺,周海宇与一对新人及其家人合影。(受访者 供图)

在文莱,周海宇与部门同事在展会现场合影。(受访者 供图)

用拼搏奋斗的青春 传播中华文化

在文莱,周海宇与同事和学生沟通时用的是英语。在工作之余,周海宇会不断加强语言学习,用于日常交流问候。“虽然我们彼此口中的发音都不太地道,但却能感受到我们为走近彼此而做的努力。”

周海宇进一步介绍说,文莱人民的生活平和而缓慢,任何公共场所都设有祈祷室,信仰和祈祷已成为文莱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迎面见到他们始终谦逊有礼、面带微笑,和他们相处真切感受到他们富足的精神。

“在文莱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的教授带我们去杰米清真寺参观,结果正好赶上一场婚礼,新人的家属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合照,那一刻,内心有一种治愈般的感动,收获了理解和信任。”

“在文莱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比以前多了一份理解,我认识到所有事情的结果都和其经历、环境、文化、信仰等是相关的,所以我比以前更包容一些。我想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他人分享快乐,而后自己快乐。”  

“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我同事给了我一个比心:大喊一声:Amy!这就表明,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与他们相知、相处过程中,从陌生到熟悉,再成为朋友,我收获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事物——友谊。”

从去年6月份报名,历经四个月的培训,10月份出征,到今年6月份凯旋,志愿服务时光转瞬即逝,却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作为援外志愿者的周海宇,用拼搏奋斗的青春,为传播中华文化、巩固两国友谊作出新的贡献,彰显了中国青年的风采,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段充实而温暖的青春回忆。未来,她还将会把青年人的志愿精神传递下去并发扬光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