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马静:拳拳敬老心 守护夕阳红

编辑:陶倩2020-10-30 08:48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马静上榜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举办的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结果公示。龙华区政协委员、深圳市龙华区厚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理事长马静上榜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深怀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2016年以来,马静和她的团队在深圳市养老服务、智慧健康科技、社会工作方面做出诸多创新性探索和贡献: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打造“智慧养老云平台”,探索实施“老幼共托”的产业运作新模式,成立龙华区晚晴苑养护院和龙华区福苑贝贝幼儿园,推行养护结合、老幼感情互补、孝道文化教育等多形式服务,致力让银发一族生活不空巢、不空心。

马静在养护院照看老人。


互联网+打造精准养老服务新模式

2015年10月,马静来到深圳创业。彼时,深耕养老服务行业已有13年之久的她,来到深圳后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摸清深圳老年人口特点和需求,并创立厚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短短5年,将其发展为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面最广、数量最多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签约社区养老服务机构42家,投入运营已有35家,覆盖龙华、龙岗、光明三区。

马静说,在前期摸排调查中,发现很多养老机构缺少透明度,服务和需求常常难以精准对接。2016年,马静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打造功能全面、数据强大的“智慧养老云平台”。

在“智慧养老云平台”客户端的电子保姆系统中,老人可以专享一对一的定制服务,小到一碗粥,大到24小时贴身陪护,事无巨细,一应俱全。除了日常生活,平台还能与医疗结合,通过智能拐杖、智能手表,随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产品配有定位功能,发生意外可通过智能设备一键求救。如今,这个平台已与1000多家服务机构合作,在龙华区、光明区、宝安区及龙岗区得到有效应用。

借助该平台,中心在智慧养老、智慧助残、智慧照护全面发力,及时对接需求和资源,为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提供精准服务。

晚晴苑养护院的老人与福苑贝贝幼儿园的孩子互动。

老幼同托在养老服务业中植入幼儿服务

从事养老行业多年,马静每次说起老人,她都习惯称他们为“老宝贝”,每次去看望老人,也会去上前拥抱、亲吻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老人。

马静认为,老人和婴幼儿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两端,两者的培养和照护都非常重要。厚德世家在养老产业中植入幼儿服务,去年12月,中心实施“老幼共托”的产业运作模式,成立龙华区晚晴苑养护院和福苑贝贝幼儿园,施行养医结合、老幼情感互补、孝道文化教育等多形式的服务。

晚晴苑养护院的老人教会孩子孝道和爱。


在晚晴苑养护院,只要尚能下床活动的老人,每周一都做一件事——下楼,和楼下幼儿园的孩子一起升旗、唱歌。有位80多岁的老人,刚入住时一度心态消极,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康复效果也不理想。自护工推着他去看了两次幼儿园的升旗仪式,他开始主动要求护工扶他起床,积极做康复,甚至能从轮椅上站起慢走,他说“想养好身体去看孙子”。老人积极的心态转变,是“老幼同托”产生的良性“化学反应”。

马静说,老幼同托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共同形态落到实践中去,在老幼互动中,老人教会孩子孝道和爱,孩子给老人带去温情和寄托。

同理心细心捕捉老人每个细微需求

“做好养老服务,需要很强的同理心。”作为一名“养老人”,马静常强调这句话。

有卧床老人或逐渐失智的老人的家庭,相当部分的家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给他做的菜不吃?”“为什么刚说的事就忘?”失能、失智的老人会给家庭带来负担,这种负担感又会影响老人本身的心理状态和行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老人也会逐渐变得悲观,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每个人都小过,但没有老过。因此我们一般人往往无法体会老人的痛苦,很难准确捕捉到老人的需求。”马静谈道,在晚晴苑养护院,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要学会捕捉老人每个细微需求,不管需求有多细,都要尽量满足。

“我们对老人的照料,不仅停留在疾病和身体上,更要关注老人更深层的想法。”马静说,每天要让老人进行适当运动,能行走的,不能一直坐轮椅,能起身的,不能一直卧床。老人常遗忘事情,马静及其团队就一遍遍耐心重复,通过不断重复加深记忆;为让老人有归属感,他们会在老人的房间,放置与老人过往经历相关的物件,关联老人的记忆。

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17年底,深圳常住老年人口90万,加上内地来深投靠子女和“候鸟”型老年人,深圳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20万。作为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深圳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马静说,她将带领团队,进一步探索适合深圳移民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并通过综合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优秀的照护师,进入社区和家庭,让有需要的老人拥有健康尊严快乐的晚年生活,“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是国家关切的问题,也是我心中最美的愿景。”

记者 黄晓华/文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