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1-06-18 09:2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在龙华弓村,有一对兄弟,一起投身革命,他们的抗战故事在龙华传为佳话。他们就是周振熙、周吉两兄弟。
周振熙(1898-1945年)是龙华弓村(今龙华区龙华街道和联社区弓村)人。青少年时期就学于南头高级书院,他学习勤奋,依期毕业。此后,因家庭经济每况愈下,不能继续深造,便以教书为职业。他早期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追求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2月加入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投身于革命,并于次年3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1月,东莞中心县委派刘曼之领导周吉、曾鸿文、周振熙建立党小组。1941年5月,周振熙任龙华乡抗日民主政府副乡长。白花洞战斗取得胜利后,日寇几次“扫荡”龙华,周振熙带领自卫队配合抗日游击队参加反扫荡斗争。
1942年初至1943年10月,周振熙奉党组织的指示到敌后开辟新区,扩大游击区,他与胞弟周吉、长子周向荣与其他同志一起深入到白石洲、上下沙河一带,分别以教师、小贩和中医身份为掩护进行活动,发展党组织,宣传、组织群众,扩大武装队伍,取得当地人民拥护。
1942年10月,卓凤康牺牲后,周振熙接任龙华乡抗日民主政府乡长,领导群众进行民主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的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执行减租减息政策,建立救济会,兴修水利,大搞生产运动,支援东江纵队。
1945年12月18日,周振熙被国民党顽军围捕牺牲。
周吉(出生于1905年)是周振熙的弟弟,龙华弓村(今龙华区龙华街道三联社区)人。1938年12月跟随兄长周振熙加入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和曾鸿文一同积极动员龙华、布吉等地群众,把拾到的国民党军队溃逃时丢下的一批武器(机枪一挺,步枪、手枪五六支)交给了黄木芬,充实大队的装备。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在卓凤康的支持下,周吉带领龙华乡民兵二三十人参加火烧南头沙河大涌桥的战斗。东江纵队东移后,周吉又负责与部队留在龙华的政工人员王妙、王章等联络,保证他们安全掩蔽,并与地方党的同志一起把部队留下在弓村的31支枪、9担军毡掩藏好,部队东移回来后交回部队。
1941年8月15日,周吉与卓凤康等带领民兵配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沈鸿光中队抗击日军,毙敌40多人。1945年8月,龙华、民治、布吉、观澜、石岩、沙河的民兵编为一个大队,周吉任大队长,与梁忠(宝四区区委书记)、刘鸣周三人组成大队部,带领民兵配合部队赴南头与日伪军作斗争,于8月30日迫使南头伪联防大队投降,缴获600多支枪,取得收复南头城的胜利。10月初,被党组织派到香港元朗“广益隆”“德祥兴”商店工作,建立撤退人员的联络点,帮助部队、政府掩藏多余的武器、物资、文件等。当时,周吉组织村里的党员帮助部队深挖地洞,掩藏枪支约500支。
1948年四五月间,周吉从香港回来,住在长岭皮村,开始组建县武工队。
新中国成立后,周吉先后担任宝安县副县长、广东省杨村柑桔场场长等职务。
记者 周德萌 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