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党徽照耀特区前进路——深圳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编辑:马静欣2021-07-06 09:47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建党百年之际,主题光影秀《光辉杰作》在深圳上演。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7月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甘霖建党百年之际,主题光影秀《光辉杰作》在深圳上演。

音乐响起,三条耀眼的光柱点亮城市夜空,巨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呈现在天穹之上。

“党徽照耀特区发展路。”点亮万家灯火的这党徽,触动无数人内心深处共同的情感。

作为时代地标,深圳这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党始终在深圳各项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正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深圳奇迹!

坚持党的领导,谱写“春天的故事”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

从宝安撤县建市,到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从经济特区“要不要办”“姓资姓社”等质疑,到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一锤定音;

从经济特区“优势弱化”“要不要继续办下去”等争论,到中央明确提出“三不变”方针,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近8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视察深圳,对深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一以贯之地向世界展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201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

从深圳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到2021年4月召开的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春天的故事”当中,每一个主题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在特区改革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和关键环节中,党始终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中带领着人民群众劈波斩浪。

在党的领导下,深圳经济特区不断实现着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80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是2.7亿元;2020年,这一指标已经上涨至2.77万亿元、居亚洲城市第五位。

如今的深圳,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元、出口总额实现全国城市“二十八连冠”,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7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在这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多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

“深圳特区的发展重任来自党的先锋队使命,‘深圳奇迹’‘深圳速度’为我们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历史维度上的实证经验。”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王培洲在《南方》杂志上撰文时谈到。

坚持党的领导,无惧一切困难和挑战

越是艰险,越显担当。

哪里任务险重,那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那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在无数个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正是因为万千党员冲上去、豁出来,深圳经济特区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和挑战。

曾经,水污染问题是深圳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6年初,全市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数量最多,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质都是劣V类。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污水管网缺口达5938公里,雨污不分的小区、城中村超过1.2万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治水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花费时间最多、基层调研最多、开会研究最多、反复强调最多”的一项工作,无数党员干部奋战在治水一线。以“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为特色,深圳治水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做法,累计投入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超过1500亿,新增污水管网6460公里。

用4年时间补齐40年来的历史欠账!2019年年底,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水污染治理实现历史性转折。茅洲河、深圳河水质分别达到1992年、1982年以来最好水平,“臭水河” 变身鱼跃鸢飞打卡地,深圳的治水成效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2020年初,一场突发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份担当,显得更有气魄。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党旗高高飘扬、党徽闪闪发亮。

深圳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得到初步确认,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是党员;开展现场流调工作的是党员;最早进入公共场所进行消杀的是党员;夜以继日、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在基层社区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的是党员;冲锋在前,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积极投身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还是党员……

作为移民城市、口岸城市、人口大市,深圳在一个月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抗疫经验做法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成为向全球推介的典型案例。

今年5月21日以来,升级版毒株来袭,深圳再迎大考。

24小时完成病毒基因测序,用时只有国家要求的1/3;6月21-23日,只用了2天的时间,就高效率完成了全市全员核酸检测;6月24日零时起,全球单港吞吐量排名第一的盐田港整体操作全面恢复。

昨天,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盐田港“5·21”、宝安国际机场“6·14”两起局部新冠疫情处置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即日起深圳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恢复正常。

核酸检测、疫苗注射现场高高飘扬的党旗,给人以信心、温暖和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初心永不忘

党领导一切,一切为了人民。

为什么特区最先涌起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深圳罗湖的渔民村社区,有一处百米文化艺术长廊。长廊墙壁上一幅反映当年许多外逃香港的村民又回到渔民村的浮雕,说出了百姓“用脚投票”的朴素道理。

特区的诞生,是特区创立者的审时度势和坚定初心孵化而来。深刻感知民瘼民心的人,才有主动请缨闯“禁区”、蹚“雷区”的初心。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正是一代一代特区建设者的恒心和坚守。

疫情来临,医护人员跪下来给孩子做检测;风雨突至,用“移动帐篷”来回20多趟把群众送到雨淋不到的地方……风雨同舟、逆行而上的这一幕幕,让这颗初心看得见、摸得着。

从衣食住行、到柴米油盐,每年年初,深圳市区各级都会列出当年的重点民生实事,以及居民“点菜”的民生微实事清单,这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这颗初心看得见、摸得着。

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锻长板、补短板,深圳九大类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近七成。这真金白银的财政投入,让这颗初心看得见、摸得着。

站在服务“两个大局”的高度,扎实开展9省54县(区、市)帮扶和对口合作,对口帮扶贫困县全部摘帽,助力超200万人口实现脱贫,这份“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情怀,让这颗初心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的深圳,妥善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问题,教育教育学位比2015年增长近30%、办学质量大幅提升,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增至15所。

如今的深圳,构建起新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建设筹集公共住房近50万套、超额完成“十三五”时期40万套目标任务。

如今的深圳,三甲医院增至21家,8家医院进入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同类百强。国内顶尖的心血管专家胡盛寿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院士……这些各领域顶尖的专家,通过“三名工程”名院项目,或是常驻深圳,或是常来深圳工作,让市民在家就能看上名专家。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在不忘初心中赓续,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时代阔步向前!

[编辑:马静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