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六个温暖场景看深圳“先行示范”

编辑:施冰冰2021-08-18 09:47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新闻提要

▲郑文惠在辅导孩子完成暑假作业。受访者供图

▲文景社康中心医生侯志珍上门为黄梅珍进行艾灸治疗。深圳晚报记者 周婉军 摄

▲市社保局与民治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为辖区内灵活就业群体提供社保政策咨询。市社保局供图

南海潮头又东风。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印发。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两年来,深圳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推动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城市的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进一步彰显。两年间,深圳悄然发生了许多改变,它们发生在马路边、在河道里,在一点一滴的民生琐事中……正是这些“小进步”,让人觉得温暖、觉得心安,让深圳人心中充满了沉甸甸的获得感。值此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两周年之际,深圳晚报推出特别策划,将镜头对准平凡的深圳人,聚焦六位普通深圳人的一天,以六位普通市民的视角,一窥先行示范两周年,深圳人在民生实事上都有哪些新收获。

特写

暑期托管服务为孩子们打造“快乐星球”

“文惠老师好!”“小朋友早!我来帮你们测量一下体温哟!”8月16日8时10分,郑文惠在教室门口帮孩子们挨个测量体温,开始了她在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担任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志愿者一天的工作。说完,郑文惠拿测温枪在孩子的额头上“嘀”了一声,然后牵起孩子的手,把孩子送到了座位上。

郑文惠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大学生,学的专业是智能产品研发。这个日常学习围绕玩具设计和各类物理知识的开朗女孩儿,天生活泼开朗,热衷于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交朋友,喜欢开拓人生不一样的精彩。她称,在暑期托管志愿服务的这段日子里,身边每天都围绕很多可爱的小朋友,感觉特别开心。

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个笑起来眼睛会弯成一弯月牙的大学生就像是他们的邻家大姐姐。这个邻家大姐姐每天都会和他们一起做操和阅读。下午4时许,孩子们要进行下午的体育活动,在操场上放眼望去,众多小朋友身后,还有这个大朋友也陪着他们在做操。做完操后,为了防止浑身汗津津的孩子着凉,郑文惠会贴心地帮孩子换上干净、清爽的衣物。

全景

为了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深圳从7月19日到8月20日(不含周六、日),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工作。经各区优选有条件的学校,共确定了25所小学。

暑期托管服务以基本看护为主,试点学校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设施,为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小型比赛、积极心理团辅游戏、暑期作业辅导活动、社团活动、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体验等,打造了一个“快乐星球”,进一步提升了孩子的体验式学习能力,提升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水平。

暑期托管服务欢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有机结合。在一间间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里,一个个青春的身影穿梭其中。大学生志愿者协助教师管理班级,还搭建了小学生和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桥,陪伴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夏天。

“真方便,一个电话医生就上门了!”

“有了家庭病床,子女该上班上班,一个电话医生就上门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60岁的黄梅珍是深圳家庭病床的受益者之一。从3月中旬开始,龙岗区文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侯志珍医生带着医疗包对她进行艾灸治疗,黄梅珍在家连续接受了十多次家庭医生上门的家庭病床服务。

黄梅珍是一名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去社康取高血压的药物。2019年,她因半月板受伤加肌肉撕裂,双膝日渐疼痛。黄梅珍住在龙岗区布吉金利路一栋居民楼里,没有电梯,每次取药她不仅要上下五楼,还要走一大段路。每次出门取药对她来说都是痛苦的煎熬。

今年3月1日,由深圳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发布的《深圳市家庭病床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家庭病床的服务对象被扩大到了13类,包括:气管插管后、鼻饲或者持续导尿,需要定期进行治疗或者护理的患者;压疮、造口、失禁患者;呼吸、泌尿、消化等系统反复感染患者;糖尿病足患者;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骨折后牵引或者固定,需要卧床治疗患者等。其中,双膝半月板严重损伤、无法正常行走的黄梅珍正好被包含在内。

新的管理办法实施后,黄梅珍向社康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建立了家庭病床档案。她再也不用拖着病腿去社康,打个电话医生就能上门为她的双腿做“一对一”的治疗,而且还能使用医保。

卫生健康事业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市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一直在社康中心探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家庭病床6400多张。随着市民需求不断增长,自2021年3月起,深圳进一步“放开”和规范家庭病床的管理,不仅扩大了服务对象的范围,同时还降低了承办机构的“门槛”,所有社康中心及其举办医院都可以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深圳的家庭病床服务医疗费用被纳入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参保人的家庭病床服务医疗费用按照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住院待遇的有关规定给予支付。目前,越来越多的居民正享受着这项优质医疗服务带来的便利。

多举措为灵活就业人员无忧工作“保驾护航”

对于实习生何结彦来说,在深圳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挑战。何结彦目前就读于岭南师范学院,大学还没毕业的她正利用暑假充实自己的人生经历。今年7月5日,她来到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公司人力部的一名实习生。

“没来深圳之前,我心里还有些忐忑。来到深圳后,我逐渐适应了这里快节奏的生活,特别是公司的妥善安排让我感到很安心也很暖心。”何结彦的安心来源之一,是公司为她购买了工伤保险。“这让我感受到了公司对于实习生的重视,心里觉得也多了一份保障。”何结彦说。

该公司人力部人事管理专员宋嘉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为包括何结彦在内的85名实习生,以及2名退休返聘人员购买了工伤保险。

“目前我们不选择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能够大大降低意外来临时企业所承担的用工成本,也为员工在岗期间提供了更多保障。所以新政策一经推出,我们就主动积极响应,希望未来这项政策能在更多地方落地。”宋嘉城说。

宋嘉城所说的新政策,正是今年广东省推出的《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约有2亿人左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吸纳就业蓄水池。为了更好地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办法》明确,外卖小哥、保姆、实习生、志愿者、退休返聘人员等8类人员都可以参加工伤保险,最高补偿超90万元。

让企业在用工方面更加游刃有余,让灵活就业者群体得到更多保障,是该项政策出台的初衷和目标。为进一步促进政策深入人心,深圳市社保局把推动8类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通过微信、官网、线上直播等渠道广泛宣传政策,组织各区社保经办机构走进企业进行专项宣传,有力推进政策落地落实,为促进深圳新兴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减轻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贡献力量。

保障市民餐桌安全“圳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深圳食品安全品牌“圳品”的上市,越来越多圳品商品被摆上了货架。

8月16日早上8时,在家乐福深圳中心店,门店生鲜部蔬果组主管刘建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熟练地检查了门店“圳品”的上架及销售情况,并一一详细记录。

他介绍,目前门店圳品专区上架“圳品”100余个,包括了大米、食用油、奶制品、蔬菜、鸡蛋等多个品类,门店除了设置专区,还通过“圳品”标识等加强对“圳品”的宣传推广。

“随着有关部门对‘圳品’的推广,越来越多消费者了解‘圳品’,同品类商品中,‘圳品’往往更受青睐,销量会比普通商品高两成左右。”刘建宏说。

据了解,“圳品”是深圳基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按照“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进行认定并合格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统称。“圳品”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对标国际标准,聚焦基地、水土环境、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可追溯五大方面,搭建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并引导企业根据标准开展“圳品”评价,让更高品质的产品流向市场,保障市民餐桌安全。

深晚记者从深圳市食药安办了解到,截至目前,深圳已经评价通过了514个“圳品”,涵盖蔬菜、肉、茶、蛋、谷物、水果等主要类别食品及食用农产品,产品基地涉及全国23个省份、96个市县、225个基地。随着《广东省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发布,“圳品”也从深圳市的“圳品”,变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圳品”。

近年来,深圳学会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治理理念,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先后推出了圳品评价等多项具体惠民食安举措,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让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深圳连续五年在广东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达到A级。2020年6月17日,经广东省食安委综合评估,深圳正式被命名首个“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中,深圳在食品安全满意度方面排名全国第一。

“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近日,在自然派深圳机场第三分店,自然派总经理缪亚莲现场了解了门店商品上架情况,并与员工作现场作服务辅导培训。回想着近年来自然派在深圳及全国陆续落地的数百家门店,缪亚莲百感交集。“是深圳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

1995年,自然派进驻内地市场,扎根深圳,缪亚莲介绍,进入深圳后,深圳为所有外来企业尤其港资企业,营造了开放与扶持的经营环境,鼓励创新、鼓励标杆,于是有了自然派在食品行业打破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以全渠道、多品牌的发展思路,试行深圳、辐射全国的发展成果。政府对于行业的法制建设、食品溯源等的规范,为自然派坚定品牌发展战略、建立产业标准、产业赋能提供了保障与支持。

近年来,与自然派一样在深圳落地,并迅速成长的企业不在少数。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6月,深圳新开首店72家,其中全国首店13家、华南首店25家、深圳首店34家。预计下半年,深圳将新开超20家新业态新模式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届时将有更多特色品牌首店亮相,为市民带来消费新体验。

而对于首店的扶持,深圳也“下了重本”。今年4月,市商务局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加快商贸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商业物业运营商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新业态店给予奖励,每个零售门店奖励50万元,每个餐饮门店奖励20万元,每家运营商每年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深举办新品发布等相关活动按照投入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负责人认为,首店体现的是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正是深圳便捷的服务以及政策扶持,才让越来越多企业愿意在深圳落地生根。

“深圳的营商环境特别好,开放、包容、效率、规范,人文气息也非常时尚大气,孕育出了很多世界级品牌企业。在这个先行示范的城市里,自然派将继续践行品牌初心,奋发图强,不负时代的新使命。”缪亚莲说。

1206个公园推窗见绿从郊野径感受生态之美

上周末,深圳市民伍春红和家人趁着雨后放晴,如期来到深圳市手作步道——银湖山郊野径。“深圳这样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还藏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实在难能可贵。”伍春红听说深圳郊野径自然无痕,早就心有所动,决定挑战深圳中部郊野径其中一段,路段长约8.5公里。

8月15日,伍春红和家人从罗湖区凤岗花园后山入口进入郊野径,走过一段绕山的林间路,只见山路逶迤、林木葱翠,雨后天然黄泥土路更加泥泞,也更显野趣。

经过三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连接银湖山绿道处,登高望远,繁华的城市尽收眼底。

伍春红祖籍广西,从小在深圳长大,她说三十年前,记忆里可去的公园屈指可数,也就荔枝公园、儿童公园、东湖公园,而如今深圳已是千园之城,几乎家门口就有公园,平日休闲娱乐可以徒步山林、漫步绿道,体验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大地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一直以来,深圳市高度重视公园建设,把其作为民生实事和“美丽深圳”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截至2021年7月,全市已经建成各类公园1206个(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7%,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1206个公园中有33个自然公园、181个城市公园、992个社区公园,像一颗颗绿色明珠,分布在深圳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构建起深圳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2462公里绿道像一张绿色的网,串联起深圳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满足市民出门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综合公园,5公里可达自然公园的需求。市民既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又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体验鸟语花香,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城市生活。

本版稿件由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周倩 许娇蛟 李超 伊宵鸿 采写

[编辑:施冰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