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柳娜2021-09-22 14:26内容来源:晶报
前海,成为最近一个炙热的高频词汇。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9月22日讯 从9月6日被誉为“前海方案”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正式发布,到9月13日深圳举行推进前海合作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前海,成为最近一个炙热的高频词汇。
前海。资料图。
这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和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相继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开发有关情况。从中央到广东省、深圳市三场新闻发布会的举行,前海的蓝图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
1/5宝安纳入前海
前海扩区,无疑是最大焦点。为什么扩区?因为原来14.92平方公里的前海太小了。前海扩区得到了香港的极大关注和欢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表示,前海扩区一方面有利于为深化前海改革开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香港创造更多的机遇。扩区后,前海合作区总面积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
从地图上看,前海合作区在原有14.92平方公里基础上,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扩容。向东南扩容至南山区的面积包括蛇口和大小南山片区,面积是22.89平方公里,这一面积占扩区后的前海总面积的比例是18.9%,占南山区总面积(187平方公里)的12.2%。向西北方向则是沿海岸线一路向北,包括宝安中心区、大铲湾、机场、会展新城以及海洋新城片区,一共是82.75平方公里,这一面积占前海扩区后总面积的比例为68.6%,占宝安区总面积(397平方公里)的20.8%。
如此一来,宝安区无疑是前海扩区的最大受益者,宝安区1/5的面积划入前海合作区,这是宝安区最为精华的区域。蛇口和大小南山则是南山区点睛所在,扩区后与前海原有区域连为一体。扩区后,前海合作区获得了大小南山、68公里海岸线、27条入海河道、4处红树林湿地、3个岛屿的生态资源;同时,前海拥有了1个国际机场、2个铁路站、7个港口码头、5个对外开放口岸、1条城际、7条轨道交通线、4条高快速路、1条跨境通道等交通资源。此外,还坐拥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前海扩区后,前海和宝安中心区连成一体,加之机场和国际会展中心这些重要平台,深圳城市重心西移的态势更加明显。
前海扩区后,将探索行政区的属地管理和合作区的经济管理适度分离,统筹发挥行政区和合作区两种体制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想像一下,前海管理局与宝安区政府只有咫尺之遥,协同发力,势必形成1+1大于2的成效。对于宝安区来说,划入前海的区域相当于龙头区域,而未划入的区域就相当于腹地,主动对接龙头,促进腹地的发展,可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海扩区,亦有利于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如果前海小扩,那么房价上涨的压力就会大得多。前海扩区后,房地产市场表现波澜不惊,这固然与2020年“7·15”和今年“2·8”新政有密切关系,与前海大幅扩区也不无关联。
二
产业发展重心下移
扩区有了更大空间,产业就有了落脚点和发力点。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透露,深圳市正在编制新一轮前海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系统考虑“扩区”后的产业布局、功能布局、空间布局,坚持1/3新出让产业用地面向港资港企,更好支持香港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为此,将加强与香港在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业、会展经济、海洋经济、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快谋划一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前海扩区后,直接与东莞的滨海湾相接。整个珠江口东岸,呈现向前向海蓄势待发的格局。滨海概念以及海洋成色更浓,海洋文章由此可以大作,这是前海扩区后的一个显著变化。
大前海覆盖空港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大铲湾码头、孖洲岛修造船基地等海洋产业集聚区,将能在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广视野上,规划引领大湾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围绕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和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着力发展海洋高端智能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大数据)等海洋新兴产业,拓展航运金融、航运法务等高端附加值航运服务均成为前海选项。
其实不只是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物流和会展经济同样是前海扩区后深港可以联手发力的领域。“前海方案”提出,支持深圳机场充分利用现有航权,不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扩大合作。支持深圳机场口岸建设整车进口口岸。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推动会展与科技、产业、旅游、消费的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系列会展品牌,积极承办主场外交活动。这些规划为物流、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未来前海和香港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合作将有更多拓展空间。香港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海洋工程等优势科技行业,但是这些研发最后要转化成为产业,需要产业基础支持。前海扩容纳入了宝安中心区等地,而宝安制造业基础雄厚,因此,香港优势产业在前海将有更大合作发展空间。
三
增强文化软实力
前海扩区后,前海的文化功能将会凸显。这是与之前前海定位的最大不同。前海的文化交流平台功能将明显增强。这是由前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定位所决定的。
“前海方案”提出,在前海合作区引进港澳及国际知名大学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建设港澳青年教育培训基地。在审慎监管和完善风险防控前提下,支持前海打造面向海外市场的文化产品开发、创作、发行和集散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海方案”发布的当天——9月6日,深港双方在深举行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会上,深圳市与港大就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学(深圳)签署合作协议。
尽管香港大学(深圳)落地南山的石壁龙片区并不属于前海,但签约意义非同寻常。这是“双区”建设启动以来,深港合作以及香港融入祖国内地的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两地教育以及人文交流的新阶段。这是国家教育部门在叫停高校异地办学之后,对港大和深圳合作的“高看和厚爱”,同时也是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7年办学探索的高度认可。至此,港中大、港科大以及港大均在大湾区完成布局,其价值将在10年之后更加凸显。在港大签约之后,今后有任何国际知名学校落地前海,人们将不会感到惊讶。
“前海方案”提出,支持在前海合作区以市场化方式发起成立国际性经济、科技、标准、人才等组织,创新国际性产业和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粤港澳研究基地。稳妥有序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建设多种文化开放共荣的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打造文化软实力基地。
9月17日,被称为“湾区之声”的深圳滨海演艺中心启幕。前有“湾区之光”,现有“湾区之声”。这就意味着,前海未来不仅是经济发展引擎,而且肩负着新的文化使命。“前海方案”提出,前海要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高质量发展引擎这一要求,是前海文化使命的来源所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