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深圳⇌广州30分钟!这条铁路穿越百米海底!

编辑:黄春才2022-07-18 09:53内容来源: 深圳交通

新闻提要

珠江口隧道海域段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中国水下隧道的最深纪录,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周边环境水腐蚀性较为严重,最大水压1.06兆帕,强度超过10个标准大气压,为世界之最。

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

深圳⇌广州

将实现30分钟高铁互联互通!

建设面临三大挑战

超长距离+超高水压+复杂地质

深江铁路新建正线全长116.12公里,途经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江门等5个地市。其中桥梁69.2公里,隧道45.1公里,正线桥隧比例98%,设计时速250公里。

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

在深圳枢纽西丽站与赣深客专贯通;

在深圳机场站通过深圳北至深圳机场联络线衔接厦深铁路、广深港客专,在中山站通过联络线沟通珠海至深圳方向径路,在江门站与江湛铁路正线贯通。

珠江口隧道是深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也就是全部工程中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到底有多难?一段文字先感受一下——

珠江口隧道海域段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中国水下隧道的最深纪录,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周边环境水腐蚀性较为严重,最大水压1.06兆帕,强度超过10个标准大气压,为世界之最。

珠江口隧道工程全长13.69公里。其中,难度最大的珠江口隧道2标段,其施工内容包括9.1公里的海底隧道和南沙工区斜井应急通道。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这9.1公里的海底隧道给盾构施工带来的挑战不少。

强大的水压要求盾构机在密封性上做到极致,并且珠江口隧道沿线还存在液化砂层区、软硬不均段、近距离侧穿凫洲大桥、破碎带等复合地质难题,长距离硬岩掘进极度考验刀盘的强度和耐磨性。

珠江口海域的3组破碎带及6条次生断裂带,让岩体岩质软硬不均现象异常显着,盾构掘进至破碎带极易出现掌子面坍塌、江面冒顶、泥水仓舱内滞排等风险,这对盾构机性能、掘进参数控制、隧道预制构件生产、拼装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最新进展

盾构段完成27.3%的施工任务

而承担此次盾构施工任务的,是“大湾区号”盾构机。

“大湾区号”盾构机是为中国最深水下隧道量身打造的,其开挖直径为13.32米,总长133米,总重为3900吨。

工作环境赋予了这台盾构机更艰巨的任务,为此,它也拥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亮点

具备常压换刀功能

“大湾区号”具备常压换刀功能,这意味着工作人员可以在常压环境下对刀具进行更换。

而以前盾构机如需更换刀具,必须对刀盘后的压力舱加压,确保与地层环境保持相当的压力。工作人员则需要“全副武装”在高于正常气压2倍的高压环境中更换刀具,风险系数较高。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也让“大湾区号”具备自我感知功能,推进速度、进浆流量、刀盘转速等具体数据都能一一显现,刀具磨了几毫米,都可以被显示出来。

最新进展

目前,“大湾区号”以每天12-16米的行进速度向前推进,最大掘进速度达50毫米/分钟,日最快进度达到24米。盾构机每推进两米则安装一环管片,截至目前已累计掘进超800米,盾构段完成了27.3%的施工任务。隧道建成后,从南沙到达东莞只需4分钟车程。

与此同时,另一台盾构机“深江1号”正在从东莞虎门始发向珠江口海域,它将与“大湾区号”盾构机一起深入海底不断潜行。他们的目标是实现精准对接,共同见证这一世纪工程的完成。

深江铁路开通后

不论是从

粤西港城的湛江到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

还是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厦门

都可以坐高铁快速直达目的地嗷

来源|深圳交通、深圳前海、广州日报

[编辑:黄春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