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深圳拟在中小学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其背后考量并不简单

编辑:谭悦2022-11-04 09:36内容来源:深政观察

新闻提要

近年来深圳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也是力度空前,这背后不仅是关注市民身体素质,更是为城市活力、创新力谋深远。

“上医治未病”。小政注意到,在高度重视改善医疗条件的同时,近年来深圳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也是力度空前,这背后不仅是关注市民身体素质,更是为城市活力、创新力谋深远。

深圳媒体日前纷纷报道,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网公开征求的《深圳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增加全体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高校逐步实现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中小学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锻炼计划,督促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及校外体育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明确提出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等指标,纳入体育老师职务晋升评定范围……

其实,这只是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体育运动事业的一个缩影。这个年轻的城市为何如此关注体育运动,尤其是学校的体育工作?征求意见稿中似乎给出了答案:帮助每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熟练掌握1-3项运动技能,让体育运动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学生终生相伴的好习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来带动全民健身,而这对于增强全社会活力创新力具有重要意义。

多项举措具有先行示范意义

小政通过梳理征求意见稿发现,深圳在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方面有很多创新亮点,一些举措在全国不乏先行示范意义——

1

提出到2025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力争超过70%,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先行示范。在新时代体育文件中,北京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全面达到60%,上海、重庆没有明确。深圳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一线大城市,学校生均占地和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力争2025年超过70%”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

学校体育场馆100%应接尽接、应开尽开,探索组建专业公司运营维护管理。深圳创新提出推进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实现“一门两开、早晚两进”和“一键预约、优惠使用”体育资源统筹共享模式,探索公共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接纳各类集训、比赛活动的新机制。

3

建立全市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平台,推动学校体育智慧课堂和智能场馆建设。开发体质健康和运动档案云平台,“一生一档”全员全学段跟踪记录。根据监测数据情况,由学校对学生肥胖、视力不良、身体素质下降等健康问题进行预警,建立异常学生健康档案,提出健康指导建议,及时对学生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

4

把学校体育列为“一把手”工程,广泛开展“校长带头练”等师生体育活动。每学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至少3次带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各学校要把体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强化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担当意识。今年深圳市还特别举行了校长“羽毛球”“围棋”项目的比赛,从而带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共同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

5

建立四级班级体育竞赛和三级锦标赛体系,做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为了给大中小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贯彻落实教育部“教会、勤练、常赛”要求,进一步完善了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四级班级联赛竞赛体系要求层层发动、层层参与、层层选拔。三级锦标赛体系中,7个群众基础较好的项目(篮、排、足、乒、羽、围棋、桥牌)增加了大学组别。

6

从1万元提高至5万元,将学生幼儿意外医疗费用补偿标准提高5倍。将现有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中的意外医疗费用补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5万元,可以较好地解决绝大部分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医疗费用补偿金额不足的纠纷,消除学校害怕开展体育活动意外受伤不好善后的麻烦。

深圳加强学校体育力度空前

小政注意到,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已经成为深圳主要领导亲自推动的大件事。深圳市委常委会提出要求,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也多次研究相关议题,提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体卫融合,营造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去年年底,深圳市政府决定成立深圳市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兼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中,健全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是深圳发展足球运动的重要任务,目前深圳已经建立学校、社会互融互通的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和精英联赛。

今年6月举行的2022年深圳市高中四校体育联赛,是深圳全面加强、全面推进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一个标志性事件。比赛项目不仅包括篮球、足球这样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包括了围棋、无线电测向等智力体育项目。据悉,今年深圳还将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构大中小学生锦标赛、中小学生班级联赛的竞赛体系,建立完善班级、校级、区级和市级四级体育竞赛制度,预计全年将举办28个项目42场比赛,保证全市190多万大中小学学生能够人人参与一项以上体育赛事,做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

据小政所知,本周末深圳还将迎来一场高校体育赛事。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成立仪式暨首届X9赛艇联赛将开赛。作为一项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体现团队精神的体育项目,赛艇联赛将进一步促进深圳高校间交流,促进赛艇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助力深圳建设国际化著名体育城市。据悉,本届赛事的参赛选手不仅有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人员,更有张锦、丁文华、张学记等多名院士加入,成为赛事的亮点。

为城市活力创新力谋深远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小政看来,深圳如此重视学校教育工作,是为城市谋深远。“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其实是清华大学提倡的一种体育精神。清华大学建校之初,学生毕业后需赴美留学,为了能够适应全新的竞争环境,学生必须加强锻炼强健体魄。1914年马约翰应聘到清华学校任教,由于对于体育的热爱,由助教逐步升为教授,最终担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任职期间,狠抓体育教学,让体育破天荒的在高校中成为了一项举足轻重的学科。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面对已经76岁高龄但却依然面红身健的马约翰时表示:“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这句脍炙人口的号召后来成为清华大学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中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一个标志,更成为一项很有影响的办学特色。一年一度的校园体育盛会——“马约翰杯”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也成为清华学子终生相伴的习惯。这几天,著名科学家颜宁在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的演讲被刷屏。小政注意到,在谈到为何选择深圳时,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颜宁特别说道:“当我真正来到这里,周末去马峦山爬山、去茅洲河划船、去金龟自然书房伴着醇香的咖啡、品着精致的甜点看书,我体会到了深圳宜居的那一面。”可见,爬山、划船这样的运动已经成为著名科学家的习惯,这一习惯也让她有更多的灵感在科研上不断创新。回味这些科学家与运动的故事,再回看深圳对体育的关注和重视,更觉必须。在小政看来,这也非常切合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要求,尤其是从学校抓起,培养孩子掌握一两项终生喜欢的体育运动,不仅事解决当下“小眼镜”、“小胖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市民综合素质,涵养一座城市的运动观念和体育精神,增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活力、创新力和长远竞争力。

[编辑:谭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