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中国。
鳌湖艺术村《重塑视野·关于鳌湖的文献》展览。
嘉宾参观第十九届文博会鳌湖艺术产业集聚区分会场。
市民参观文博会上围艺术村分会场电影海报展。
鳌湖艺术村《来自空白时空的物件》展览。
激情燃动的文博会盛宴落下了帷幕,但文博会带来的热度还在延续。文博会的热闹、喧哗是表象,真正折射的是内在的文化和产业的蓬勃兴盛。在龙华,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借助文博舞台,龙华文化正步步走向更宽阔的舞台和天地,向大众展示其魅力。本期《朋友圈》以展为媒,从“画”中看世界,也从“画”中看龙华。画里画外,自成一个天地。
穿梭梦里与梦外
在上围艺术村电影博物馆内,一场饶有趣味的展览正在持续展出。
有关电影,有关影像,尤令人们记忆深刻。推陈出新的各式海报,以抓人眼球的色彩和元素设计获胜,电影海报也不例外。海报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电影元素,还包含着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个人表达。
在有“造梦的艺术”之誉的电影领域,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式海报,是海报设计师要攻克的难点。当下,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国产之光,设计一整套包含水墨、工笔、书法、皮影、刺绣等国风元素的海报已经成为标配,并呈现出愈发蓬勃的生命力。
在这次电影海报展中,被大众公认的国内第一电影海报设计大师黄海的系列作品如《黄金时代》《让子弹飞》《龙猫》《大鱼海棠》等展现在公众面前。对于黄海,其作品普遍被称为“国产海报审美天花板”,许多人可能先被他设计的海报所吸引,继而走进电影院。他的作品,蕴藏着中国风骨,展现出了文化自信。“我所认为的‘中国风’并不是表面的画技,而是由先人归纳成集的东方世界观和哲学思想。”黄海认为,海报设计重点在于传达故事的本质,过多华丽的装饰,会掩盖这个重点,“中国有个成语叫深入浅出,即要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把技术流与科技感玩到极致,呈现在电影海报上的这个人,叫赵力。他的“手笔”是为中国票房前三名电影设计海报。《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太平轮》……在赵力的设计之下,电影海报承载的审美与内核溢满其外,让外界得以看见中国设计的内涵功力。赵力偏向在海报中利用特效和技术带给观众更大的视觉冲击。他常会在海报中呈现宏大酷炫的场景或者赋予人物极具张力的动作,以此营造更酷炫的平面效果。“任何海报的有效炫技,都离不开设计师的原创内核与热爱。”在赵力看来,视觉冲击带来的感官享受,就是电影海报所能给予公众重要的表现元素。
除黄海、赵力外,电影海报展还展出了中国风水墨、岩彩画家张渔多幅意境空灵,充满东方韵味色彩的海报作品,如《西游记女儿国》《画壁》《白蛇:缘起》《大护法》等。以及惯以把文艺片变成“可读的艺术”的设计师陆云帆《大象席地而坐》《塔落》《摇摇晃晃的人间》等作品。
电影如梦,在一部部光影世界里演绎的百态人生,在一方小小的海报中被绘制成凝固的艺术。如果未来还得及推开电影的那扇门,那么透过海报这扇窗,先“大饱眼福”,去激活由影像带来的时空回忆,去拾取在生活中掉落的激情,到光影世界中“造梦”。
对话时空与当下
今年,鳌湖艺术村作为鳌湖艺术产业集聚区的“主力”会场,以几个空间展示了文献和装置艺术展品,通过文化艺术,展开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一场“时空”对话。
“此次共有三个展览展出,展览时间将持续到六月底。”策展人王亭介绍,三个展览分别是《来自空白时空的物件》《重塑视野:关于鳌湖的文献》《连绵的线·空间集合展》。其中,《连绵的线·空间集合展》反映鳌湖村当下的横截面,艺术家们生活于此地,创作于此地,展览也于此地。展览整合鳌湖艺术村十数间各具特色的艺术家自由空间进行展示,并将展览延伸至艺术村各处,以连绵的线串联成“画”,展示艺术空间的多样性发展,亦会反推艺术工作者们的在地创作。此次在分会场首次亮相的“新·店空间”,一如其名,不仅空间是修旧如旧重新呈现,且将艺术家的“新品”融入其中,诠释人文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很难进入生活吗?”“如何实现艺术价值与价格的串联?”这是在《来自空白时空的物件》展览中,黝吾艺术店创始人刘原恺向现场嘉宾抛出的两个问题。以他的灯具作品“珀”为例,刘原恺将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件,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包装,此时这盏灯的作用便不再仅限于照明。艺术便轻而易举地进入生活,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审美认知。在这样“商品化”的创作中,刘原恺也在艺术家的身份之上,加上了艺术商品设计者的身份。《来自空白时空的物件》探索艺术的延伸与跨界合作,展出的既有成熟的消费级艺术品、设计家居产品,也有小众插画文创周边、独立出版物等。
《重塑视野·关于鳌湖的文献》则立足于本土,以文献展形式,将鳌湖村点滴发展的历史见证留下,通过展示各个时期的作品和物品,让观众在文献中通过这些“景观碎片”触摸大鳌湖的人文历史和艺术实践脉络。
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王为/文 记者 陈建华 蔡维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