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黄春才2024-03-27 12:52内容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27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竞逐新质生产力,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作为深圳重点发展的“20+8”产业,深圳该如何发力,让这座“创新之城”为全国“打样”?近日,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渊源对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当前面临最迫切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何渊源表示,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无论是产品品种还是创新产品数量都位居全国首位,依托电子信息和机电一体化等优势引领全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上游元器件“一小时供应圈”。
核心零部件是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命脉”。当前,医疗器械产业链仍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此前,深圳已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如国产首台ECMO的上市等。在何渊源看来,国产ECMO的上市是深圳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实践,整合了政产学研资源,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过程以企业(汉诺)为主体,创新团队又由一批海归创新创业人员组成,依托了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作用,针对产业核心关键环节进行攻关,大大加速创新进程。
他指出,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产品仍集中于中低端领域,未来还需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产品从诊断类器械向治疗类器械发展。同时,深圳一批1亿-5亿元规模的创新型企业由于受到空间的约束存在外迁风险,需要加大高品质产业空间的供给。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市场内卷和国家集采,倒逼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向外发展。其实深圳在‘出海’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何渊源举例道,比如深圳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监护仪、呼吸机、B超、基因测序仪等产品出口差不多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稳居首位。一方面,深圳凭借成本和价格优势,为许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非洲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改善了当地的卫生水平。另一方面,深圳也通过技术攻关和研发创新,不断突破高端环节,打破国际龙头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垄断地位。
何渊源建议,如果想吃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更多“蛋糕”,首先,还是要提升自身产品的品质,通过研发出高质量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其次,“出海”对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注册流程以及产品入院推广等。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何渊源认为,由于缺少顶尖的大医院和临床资源,深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速度要慢于医疗器械,整体处于全国第二梯队。最近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眼前一亮,同时已经有一批医药企业开始借助AI、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大提升了研发、制造等的环节的效率。未来,深圳的生物医药企业应该积极拥抱这些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培育出新增长点,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