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熊三有2024-05-15 11:06内容来源:晶报
朵拉在进行妆造。
5月3日,首届深圳漫画节现场。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5日讯(晶报记者 李岷/文、图)“五一”假期,深圳会展中心9号馆,蓝色长假发,白衬衫配黑裤子黑马甲的朵拉(化名)远远地朝记者挥手示意,走近时惊觉,她居然这么高!大概从记者脸上看出了疑惑的表情,朵拉把脚往前一伸,“鞋子是厚底的,我还在里面加了增高垫,嘿嘿!”场馆内,装扮各异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几乎都顶着一头绚丽的假发,妆容精致,服装道具一应俱全,看起来宛若行走的卡通和游戏人物。没错,这就是热爱二次元的年轻coser,他们参加的正是粤港澳大湾区以漫画为主题的“首届深圳漫画节”。走在他们中间,记者不由得想到去年那部电影——《涉过愤怒的海》,片中李苗苗就是一个狂热coser,他通过cos乌尔奇奥拉这个角色找到同类,感受到短暂的满足。现实中,因为在原生家庭中缺失爱,他骨子里孤独又自卑,暴力和冷血。
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学生已逐渐成为二次元主力军,对他们来说,cosplay就像敏感青春期的避风港,能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之余,带来一点内心的激动和愉悦,以及“抱团取暖”的某种安全感。5月3日这天,记者在朵拉的讲述中,试图去理解这个群体。
“cosplay就像一场文艺复兴”
在深圳读初一的朵拉是和好朋友小安一起来漫画节的,“五一”之前联系的时候,她正忙着备考,回复记者“5月2号下午或晚上才能确定(采访)时间。不过,我们会逛很久,你要不要等我们快结束了再来?”进入初中阶段,朵拉的功课明显比小学时期多了,考试也是常态,今年深圳举办的漫展,她只抽空参加了两场。在她眼中,如今日益火爆的cosplay就像一场“文艺复兴”。“2008年左右,杀马特造型开始在中国流行,当时的年轻人就是染着五颜六色的长发,化很浓的妆,穿一些个性服装和很夸张的配饰,和现在的cosplay某些地方很相似。”朵拉说。
如今,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喜欢cosplay主要是因为非常喜爱自己cos的人物角色,而这些人物角色大都是来自于动漫或者游戏中的二次元人物,青少年通过网络渠道购买角色的服装,然后在漫展中把cos形象展现给众人。
朵拉在这次漫画节上cos的凯亚,是游戏《原神》中的4星冰系角色。凯亚是男性,“所以我要尽量显得高一点!”反串的朵拉解释,记者恍然明白了鞋子的奥秘。
5月3日这天,朵拉七点就起床了,约上小安早早来到会展中心。化妆造型区域,网上提前约好的“妆娘”已在等着她们了。九点多,朵拉开始“装扮”起来。由于这次cos的凯亚是黑皮肤,朵拉还自备了深色粉底液,为了保证整体性,除了脸部,她连胳膊也涂黑了。
市场调查显示,喜欢去漫展玩cosplay的人群当中,25岁以下的占比接近90%。这其中,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年龄段普遍偏低。作为学生,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cosplay,而随着年龄增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了,有些人也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实际cos某个角色了,这也是很多成年人喜欢逛漫展,但去cosplay的比例却很低的原因之一。
“很幸运,家里支持我”
就在朵拉和小安忙着妆造的时候,记者发现,朵拉的妈妈和姐姐作为“后援团”也在现场,妈妈负责提提建议,姐姐则忙不迭地帮拍照、录视频。
“通常父母好像都不太喜欢孩子玩cosplay,你家气氛真好,家人还陪你一起来。”记者笑着说。“对,我真的特别幸福”,朵拉做了个鬼脸。有些家庭家长允许孩子接触游戏、参加cosplay,支持孩子的爱好,有些家长也会参与其中,共同体验二次元文化;而有些家庭,是家长不允许孩子玩cosplay,孩子偷偷喜欢,有些还会引发亲子矛盾。
朵拉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属于“学霸”人设。五年级的时候她无意中刷到一些关于cosplay的视频,看着里面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学生打扮得十分与众不同,她突然有点好奇。因为家长允许在完成作业之后,休息的时候玩会儿游戏,朵拉每周大概有五六个小时可以自由“冲浪”,于是她开始研究cosplay。“买服装和道具,还有做造型,这些费用不小吧?也是家长买单吗?”记者好奇。“我参加漫展也不是每次都出cos,这次的凯亚,全部花费加起来大概1200元左右,这还不算贵的,如果对服装精致度要求高,希望化妆品品质更好的话,得花两三千元。这次一部分费用是我用压岁钱买单,化妆品和美瞳是姐姐赞助的。”
朵拉践行着如今网上流行的“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模式,自备了水和食物。“逛展挺累的,中间出来吃饭的话,门票就作废了,我们就自己带一些。”朵拉说。
据悉,这届展会汇集了国内多家头部漫画社及漫画平台,包括幕星社、快看漫画、华文天下、少年绘、天闻角川、迷你世界等。《偷偷藏不住》《人鱼陷落》《难哄》《蓝色禁区》《快把我哥带走》等多款爆品亮相,带领观众感受最前沿的漫画文化潮流。
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朵拉的造型终于完成。她和小安迫不及待地涌入人群,开始了“集邮”之旅。
cosplay,从“喜欢你”到“成为你”
市场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在《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中指出,二次元主要包括动画(非低幼)、漫画、轻小说、游戏等4个方面。其中,二次元服装是指以动漫、游戏等二次元文化为灵感的服装产品,包括cosplay服装、IP授权联名服装、汉服、洛丽塔、JK制服等。随着二次元文化的普及和年轻人的消费升级,二次元服装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符号,所有的cosplay都是从对某个角色的喜爱开始的,cosplay本质上是一种粉丝行为,是向虚拟偶像们的致敬。
南开大学李沁锴博士曾这样解读cosplay文化:cosplay的参与者首先是动漫爱好者,当对动漫作品的热爱之情无法通过阅读、观看与临摹等方式来满足时,coser会以更加传情达意的方式破除其与动漫之间现实与虚幻的藩篱,表达他们对动漫的挚爱,cosplay行为就这样被激发了。
“二次元可以说是一种舶来品,是对一种阶段性文化现象的描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说。所谓二次元,是指依靠网络聚集并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动漫爱好者群体,其本身带有现实与非现实的属性。孙立军认为,世界动画大国首推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当《灌篮高手》《美女与野兽》等作品走入中国,人们忽然发现动画不仅仅是学龄前儿童的专利,高中生、成年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口味的作品。2012年,文化部发布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这是动漫产业首次进行单列规划,意义非凡。政策的不断完善,也让二次元产业在中国有了发展的机会,慢慢变成了一种产业。
当记者问及朵拉的母亲,怎么看待女儿喜爱cosplay这件事时,这位爽朗的妈妈表示:与其反对孩子参加漫展,阻拦她的兴趣爱好,不如多关注她的心理变化,搞明白cosplay究竟能为孩子带来什么?
“孩子学习压力大,喜欢二次元是他们的某种出口。充满未知的虚拟世界会激发青春期孩子强烈的探索欲,让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这其实并不可怕。孩子喜欢特定的角色,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在这些角色中的影子,或者渴望拥有这些角色的某些特质。通过二次元世界,他们能够得到一种身份认同和满足感。作为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帮他们分辨,同时守好底线,二次元里有一些不好的内容,要告诉孩子不要接触和沉迷其中。”正说着,微信上朵拉传来几张照片和妈妈分享,“看,都是她‘集邮’的成果,等会儿估计又要发朋友圈了。”
深圳动漫“土壤”丰厚
深圳这座充满朝气的城市,动漫文创产品早已成为年轻人的生活需要、审美需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动漫”落地生根、繁荣壮大。
深圳动漫产业起步较早,早在1985年,中国首家港资动画企业翡翠动画设计公司在深圳成立,深圳动漫产业以此发端,太平洋、彩菱、朝日等港资、外资企业相继落户深圳,专事国外动漫加工制作。彼时,深圳参与了《狮子王》《人猿泰山》《花木兰》等国际动画大片的加工制作,培训并吸引了大量动画从业人员,在十几年的加工史中,成为“世界动漫制作加工基地”。
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2006年深圳动漫基地建成,开始集群式发展。动漫企业纷纷进行动漫原创,由于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和认同,国潮文化也随之兴起。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在2012年打造了风靡全国的动画片《熊出没》,并获得中国动画美猴奖、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年,由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创意公司独家版权方出品的“我不是胖虎”系列卡通形象,正式对外发布,仅在春节期间的表情包就有600万次以上的下载量,2亿次以上的使用量。
深圳有着丰厚的动漫土壤,在这片土壤中,cosplay群体的茁壮成长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事实上,cosplay从最初就是一种商业化行为。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迪士尼乐园,为了吸引游客目光,工作人员穿上迪士尼角色的卡通服装,cosplay文化就此诞生。
如今,cosplay不仅催生出大量的个性化消费,还能够衍生出新的职业。以cosplay作为职业的不仅是职业coser,还有cosplay杂志编辑、cosplay专业化妆师、造型师和武器制作师等。对于越来越多喜爱cosplay文化的年轻人来说,cosplay在未来不仅是爱好,还可以是一份值得热爱的事业。
“别看漫展上的人都打扮得奇奇怪怪,其实大家特别友善,这也是我喜欢来漫展的原因之一,每次都很开心!”下午五点多,过足瘾的朵拉既疲惫又兴奋,卸了妆,她把蓝色假发小心翼翼套在模型头上,一路抱着,跟记者继续边走边聊。从酷酷的凯亚切换到现实中的她,那一瞬间让人觉得,青春就是超自信、够直接、做自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