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视觉PHOTO

首页>龙华视觉

让麦金画绽放光彩

让麦金画绽放光彩

来源:龙华新闻 发布日期:2024-05-24 11:07 龙华网字体:T|T | 有人参与评论

《志存高远》

《相随相伴》

《竹雀图》

《荷韵》

《秋韵》

《龙峰塔》

《龙舞华章》

人物介绍:何俊刚,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麦金)画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深圳市龙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深圳市龙华区工匠讲师团成员,深圳市龙华区职业技能专家库专家。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深圳市龙华区十大工匠、龙华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随着麦金画传统手工艺品走进千家万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麦金)画代表性传承人何俊刚开始为大家熟知,他创作的《春华秋实》《龙峰塔》以及融合深圳元素的《清湖三界庙传说》《荔枝》等,作品细腻、工整,画面讲究虚实结合、突出主题,将麦金画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何俊刚介绍,深圳麦金画是传统麦秆画剪贴艺术的重要分支,以天然大麦秆为原材料,利用麦秆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刨、刮、烫、拉丝、剪、刻等加工工艺,再运用盘丝、交叉、聚点、镶嵌等粘贴手法,精心制作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但全国各地的麦秆画各具特点。”何俊刚进一步解释,与其他地区的麦秆画流派以块状拼贴、大面积烙烫、染色等制作工艺为主的表现风格有所不同,深圳麦金画作品的画面以线条造型、聚点为面的表现为主,辅以少量小块状的拼贴,具有以少胜多、以“形”传“神”的特点,以及浓郁的中国民族审美意趣,还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很高的美术价值,也是麦秆画在流传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流派。

80后何俊刚出生于河南洛阳民间艺术世家,因为家人一直有制作剪纸、纸花、布艺等传统手工,“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跟着外婆和母亲一起做手工的场面。”受家庭熏陶,何俊刚从小对手工比较感兴趣。上初中就开始接触并制作麦秆画了。他至今仍记得自己的第一幅麦秆画作品一幅“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简字画。参加工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何俊刚拜上海非遗传承人孙勇君为师,学习麦金画制作技艺。2000年,何俊刚开始扎根深圳,练习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和改良,吸收各家所长,结合深圳特色推陈出新,创新了多达十几种技法,并且进学校和社区推广麦金画这项传统文化。在何俊刚看来,传承不只是原汁原味的保留,更应在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何俊刚告诉记者,麦金画是麦秆画的一种,麦金画主要以线和点的表现为主,与传统麦秆画主要以大块拼贴和烙烫为主有着明显的不同。麦金画虽然也是用麦秆作为原材料制作的,但是深圳的麦金画融合吸收了工笔画、剪纸、刺绣等其他工艺的特点,作品在光线下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非常吸引人,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看到麦金画的人都认为这是用金线制作的,因为不敢想象麦秆能制作这么精细的作品。”何俊刚认为这正是自己被麦金画打动的地方。

据了解,深圳麦金画在制作中特别注重利用麦秆的天然光泽和纹理,在前期麦秆处理过程中,改进传统处理方法,更多保留了麦秆本身天然的蜡质,最后再进行高温熨烫,使完成的作品在阳光下闪耀着一种金属光泽,更加富丽堂皇。介绍麦金画的制作过程,让何俊刚的眼里闪烁着光芒。他坦言,自己制作麦金画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平时看到适合制作麦金画的图片,都会作为素材收藏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麦金画文创产品出现在市面上,让更多人领略非遗的美,让喜欢手工艺的人们感受非遗的魅力,何俊刚一直在竭尽所能地推广和宣传麦金画这项传统文化,他认为,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让非遗“活”起来,他责无旁贷。

龙华新闻记者 李秋妮(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

来源:龙华新闻 编辑: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