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陈琳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核心是共建共治共享,根本是精准精细,路径之一是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今年以来,盐田区立足网格工作实际,以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为导向,探索构建立体化网格管理体系,强化整合资源,让网格从“平面”变为“立体”,通过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形成基础网格与专业网格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平行协作的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小网格撬动大变革
实现网格监管全覆盖无盲区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打造立体化网格管理体系是盐田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之一。据了解,早在2017年,盐田区就着手启动基层网格管理机制改革,并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待遇、统一考核的要求,整合组建了一支统一的基层协管队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规范化网格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事项对接、处置流程机制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网格监管“全覆盖”“无盲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要以小网格撬动大变革,向科技创新要人力、要管理、要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盐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琨在调研网格工作时提出,要充分认识网格化、大数据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平台信息共享,强化监管举措,重点打造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确保网格化、大数据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之下,如今,以大数据赋能网格化已经成为盐田区基层社会治理最突出的亮点。按照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管理构架,盐田区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1个区级网格管理中心和各街道、中英街管理局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同时,结合辖区实际,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统筹盐田区网格、物、人等的保障和管理,建立健全了人员整合使用、选拔聘用、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并启动建设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项目——盐田区基层队伍协管系统。记者了解到,该系统于2019年7月全面启用,目前已与部分智能平台初步完成数据对接,与市直部门网格化平台对接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中。
“地图上每一个闪动的图标代表一名网格员,点击图标就可以查看网格员的巡查轨迹以及发现的问题。”在盐田区网格管理中心指挥大厅内,工作人员现场调出网格化平台,全区网格管理情况一目了然。“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信息工程,需要数据共享,加强研判。在系统内,我们可实时直观查看人口、法人及事件等基础数据统计信息,同时网格员也可利用手机系统端登录,及时查看通知公告,查看基础采集信息,接受任务指派。”盐田区网格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全区网格员共发现隐患25301个,处置24950宗,处置率达98.6%。
盐田区网格管理中心主任张六明表示,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大数据与网格员之间的智慧联动,也搭建一个大数据平台为基层工作者赋能减负,构建起“终端上传—数据统计—对接分拨”的闭环管理系统,成为大数据赋能社会治理的一项有力举措。数据显示,自系统启用至今,各类安全隐患伤亡事故,火灾伤亡事故总体下降,生产安全事故总体下降,治安警情总体下降,取得了一定成效。
试点“警网融合”
全面构建立体化网格管理体系
网格管理工作能否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取得成效,除了科学完备的体制框架,也离不开理念创新。近年来,在依托信息系统支撑基础上,盐田区不断探索,持续推进,提出要构建一个纵向贯通、高效协同的立体化网格管理体系。张六明介绍,在立体化网格架构之下,基础网格与专业网格之间可达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却又平行协作、互不隶属的关系,以此构建的立体化网格管理体系以基础网格为底板,层层叠加专业网格,使得基础网格与专业网格边界吻合、互不交叉,同时又依托统一的信息平台,形成网格事项接收—分拨—处置—监督闭环,确保网格事项“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格”内。
今年4月,作为盐田区首个试点社区,海山街道田东社区正式启动“警格+网格”融合工作,探索在制度化、体系化的路径下,稳步推进盐田区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在“双网融合”背景下,警员可借助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的“第一触角”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掌握治安隐患信息和科学分析案情,网格员则能借助警员有效的处置力量,推动第一时间消除社会治安隐患,从而实现基层警务工作和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质量的“双提升”。目前,盐田区以46个警格与374个基础网格“1对N”叠加对应为基础,建立起了地图边界吻合,业务平行合作,信息资源共享的“双网融合”体系。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共发现社会治安隐患31宗,处置31宗,处置率100%。
城中村房屋便宜,一直以来都是流动人口租房的首选,但管理相对薄弱,也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不久前,海山街道民警通过一张监控图片锁定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但苦于无法确定其居住地址,给抓捕带来困难。随后民警将照片共享给网格员,社区网格员通过将监控图片与人口信息采集系统照片进行反复比对后,确定该嫌疑人应居住在鹏湾一村某出租屋内。得到可靠信息后,民警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最终通过“警网”合作,使得嫌疑人陈某被警方控制并带回处理。
“双网融合”模式的有序推进,也为后续“多网融合”的铺开探索了路径、积累了可复制和推广的成功经验。除了治安隐患,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排查重点之一,依托小型消防站,盐田区划定了9个消防网格,并按照“多对一”的方式进行立体叠加,在“消防网格+基础网格”模式之下,由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组织消防网格员接收和处置消防安全隐患,区网格中心负责组织基础网格员在基础网格内开展信息采集工作。今年8月,位于盐田街道洪安围村的一家门窗加工店深夜突发火情,社区网格员闻讯后迅速赶往现场,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拨打辖区小型消防站电话请求支援,同时对楼上住户进行紧急疏散,并通知涉事门店老板尽快返回门店。经过消防员、网格员及群众的及时扑救,火灾逐渐得到控制并最终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
为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盐田区网格管理中心以社区基础网格为“支撑”,逐步将安监、卫健、城管等专业网格纳入进来,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搭建起多网融合立体化网格管理体系。在平台机制方面,盐田区以专业网格为单位,依托统一的微信平台和事件统一分拨平台,建立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实现专业网格数据与基础网格数据实时精准对接、互不交叉却又互相支撑,提升了数据质量和数据利用率,提高了隐患处置效率及民生服务工作精细度。
规范划分专业网格
科学设立网格事项准入机制
“我们按照‘一格一员’的原则配备相应数量的基础网格员,负责核采基础信息并开展社区服务。”据介绍,按照300至500(间)套房屋或1000名实有人口标准,盐田区共划分了374个基础网格、配备有374名基础网格员。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基层网格工作点多面广,职能部门常常混淆概念,将基础网格替代专业网格部署工作任务,导致网格员需要面对的报表、台账、考核工作量不断增加,为居民服务的时间逐渐变少等问题。为此,盐田区网格管理中心“精准施策”,以准入制度执行为抓手,强化日常监督,督促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网格事务管理,深化和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日前,我们已设定了网格化治理工作准入门槛,今后,被纳入网格内管理的驻区相关单位各项工作,将更为规范和系统。”张六明表示。
针对专业网格与基础网格边界不清、关系不顺等问题,今年,盐田区委政法委也牵头探索建立网格事项准入机制,采用“4+5+N”模式(即“4”为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局,“5”为海山街道、沙头角街道、盐田街道、梅沙街道和中英街管理局,“N”为相关职能部门),全方位、多层次构建一个服务管理功能完善、参与主体多元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我们推动这项工作的初衷是希望过立体化的网格架构和互融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基层资源优化与共享,从而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张六明介绍,基础网格与专业网格之间可能存在信息壁垒,导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数据互换和业务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进一步厘清基础网格与专业网格关系,理顺分工合作机制,才能确保基础网格与专业网格分工明确,资源共享、团结协作,真正发挥立体化网格管理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盐田区正全力推进全区“三建联动”网格化治理机制建设,以进一步规范纳入网格化治理的工作事项。接下来,将进一步研究出台基层协管队伍管理运行机制联席会议制度,严控网格员新增核实和排查事项。依托统一的信息平台,将实现专业网格与基础网格之间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形成网格事项发现—分拨—处置—监督闭环体系,以此确保网格事项进入精准分类、运转有序、办理有效的良性循环,真正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综合效能。
此外,为打造现代化网格管理模式,促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盐田区网格中心还将进一步优化、拓宽网格服务管理功能,在现有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6411”平台的基础上,建设集公安、城管、网格、维稳、应急、信访、视频监控等领域与功能于一体的“大平台”和“大联动”中心,不断强化信息化支撑,构建立体式精细化长效管理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造平安建设“大数据”系统和信息平台的升级版,确保功能完善、区域全覆盖,同时,明确机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推动社区主体责任和工作效率实现“双提升”,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