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系列评论之十一
深网评论员闻梧
在路上、准备返程、和已经回到深圳的你,新春快乐!往年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开工一周了,但今年,我们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你会看到,为了打赢这场防疫大战,我们这个城市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很多力量;你会看到,为了打赢这场防疫大战,很多人冒着危险,很多人加班加点,很多人告别家人;你会看到,为了打赢这场防疫大战,很多人全力配合,宅家坚守,闭门不出……所有人的目标都一致,那就是早日让这个城市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让道路车水马龙,让写字楼的灯亮起来,让流水线转起来,让吊臂动起来,让健身房热闹起来,让公园的风筝飞起来,让孩子的读书声响起来,让网红餐厅的长队排起来……这是我们熟悉了又陌生了,厌倦过又想念的生活,是这座活力之城应有的样子。你之所以来,之所以爱这个城市,也是因为这一切。
这两天,通往深圳的高速车流增加了,高铁乘客变多了,各种检查更严格了。“1000万人即将返深,最大的考验将到来”,这样的句子让很多人担忧。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压力呢?可能因为这些:首先,深圳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多的城市,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超过2000万人,密度大了,相互感染的可能性就更大;第二,深圳是一个高楼多的城市,在全国的高楼数量排名中位居第一,甚至超过了香港和上海,大量的高层电梯,无疑加大了交叉感染的概率;第三,深圳企业多,工厂多,这也加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第四,不得不承认,深圳的医疗资源有限,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深圳的医院床位数是47551张,千人床位数是3.65张;而广州2014年的这两个数据分别是77011张和5.69张,尽管我们正在加快建设第三医院二期工程,但这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些都是深圳把这几天当成了一场大考的原因。
那么,这道考题的答案在哪里?很大程度上,答案可能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第一个答案,是诚实。假如近期有过到重点疫区的经历,或者与疫情地区人员有过密切接触,或者到深圳后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请按相关规定如实上报,并及时做好隔离防护。要相信医者仁心,要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干预早治疗,这个病的治愈率是很高的,深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痊愈出院了,千万不要等到病情加重才不得不上报,这可能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
第二个答案,是做好充分的防护。外出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主动配合相关检测,尽量少出门,不聚集不扎堆,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第三个答案,是请一定遵守深圳关于企业复工的规定,不该开的工绝对不开,能远程完成的任务,用视频音频开的会一定不要见面。大家理解企业的压力,深圳也推出了很多办法帮助企业减轻压力,还有很多好房东好业主也在减租,当然,这可能还不够,也许延迟开工的每一天,企业都在蒙受损失。但请牢记,自己和员工、同事的健康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只要人还在,健康还在,失去的都可以回来。
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的活力、包容、文明、规则意识、创新精神不会因为一次疫情而褪色。让我们一起加油,跟那些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一线医护工作者,跟那些寒风中在路口测量体温,登记情况的卫生人员、执法人员,跟那些下沉到社区的防控人员一道,答好这道题,守住这座城!
相关报道: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 第81期|务实管用 ,深圳这颗给企业的定心丸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