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暴雨检验了深圳防灾减灾“内功”

条评论立即评论

暴雨检验了深圳防灾减灾“内功”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连日来,暴雨狂风袭鹏城。据深圳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公布的信息,6日至8日的降水,是深圳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季风降水。

连日来,暴雨狂风袭鹏城。据深圳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公布的信息,6日至8日的降水,是深圳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季风降水。强降雨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严阵以待,全力防灾减灾,力保整体汛情平稳,未出现重大灾情和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

面对“十年最强”龙舟水,深圳靠的是联防联治。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各职能部门横向协作,也需要各级政府纵向协作。攥指成拳,合力防汛,事半功倍。守稳安全“防线”,得力于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指挥、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的统筹协调,得力于气象、水文、海洋等部门预警监测及时,得力于水务、住建、公安、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调度迅速及时,更得力于深圳防灾平台打破信息壁垒,统一指挥,协调部署。制度上,深圳全面推进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加快形成“大应急”管理格局,系统谋划和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技术上,深圳前瞻布局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今年汛期上线“智慧三防应用系统”,全面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和协同作战能力。制度、技术齐保障,筑牢了联防联治的坚实安全防线。

面对“十年最强”龙舟水,深圳靠的是机制有力。近年来,深圳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自然灾害治理体系创新。特别是2018年遭遇强台风“山竹”后,深圳推出一系列举措,为应对常见灾害进一步织密了网络、订立了标准、备齐了应急“剧本”。此次龙舟水来袭前,深圳就提前推演了灾害影响,加大了隐患排查力度,转移了重点地区、高危地段的人员,实现了防患于未然;及时发布预测、预警,并根据预警等级触发、解除“四停”“五停”方案,维护了社会安定有序。防灾减灾,市民“无感”,就是最大的安全感。面对不期而至的灾害,深圳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系统化、人性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面对“十年最强”龙舟水,深圳靠的是治水真功。强降雨带来的内涝是“突发病”,但要治本,还需先治城市水系“血脉不畅”的“慢性病”。提升城市自然生态的承载力、消化力,提高灾害影响的阈值,是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最佳体现。近年来,深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治水成效得到国务院肯定。改善河流生态,加大湿地保护,水系丰富的深圳拥有了众多自然泄洪道、储水区;加之持续加大排涝水利工程建设,深圳离“海绵城市”目标更进一步。此次龙舟水,过去内涝严重的低洼地区积水程度明显下降,居民享受到治水释放的生态红利。继续优化治水工程建设,巩固治水成效,深圳水更绿、天更蓝,自然灾害发生率、破坏力就会持续走低。

每一次自然灾害,都是对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阅。可以说,平稳度过这次“十年最强”龙舟水,显现出深圳提升防灾内功的明显成效,也推动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对标一流,继续推进全方位、现代化的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灾害防御能力,夯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安全基石。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