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 光明力量——光明区图书馆新馆开馆
2020-09-20 20:16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科学人文 光明力量——光明区图书馆新馆开馆


深圳新闻网9月20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陈圆圆 通讯员 黄静怡)9月20日上午,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开幕活动之一“光明大讲堂”在光明区图书馆新馆隆重举行,此次讲座以“科学人文 光明力量”为主题,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与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胡洪侠展开对话交流。

江晓原教授在科学界深耕多年,是国内外知名的科学研究学者,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学术论文约两百篇,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此次江晓原教授做客光明,在光明区图书馆主讲科学人文的主题讲座,意在同活动主办方一起,支持光明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未来光明科学城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活动现场,江晓原教授与胡洪侠以“中国古代技术奇迹的现代启示”为讲座核心,并结合江教授多年研究经验,重点阐述和讨论中国科学技术历史中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四项发明技术(越王勾践剑、交子、火药以及钓鱼城)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社会影响。除了主讲嘉宾讲座分享外,现场嘉宾访谈、嘉宾荐书等精彩活动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最后,江教授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于现代技术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要反中国古代的光耀成就,去伪存真,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创新发展的继承。讲座内容详实、熔铸古今,以传统文化自信独树新见,受到参与观众的推崇,引起强烈反响。

据悉,“光明大讲堂”作为光明区图书馆的品牌活动,以公益性、持续性、广博性获得了市民的喜爱与认可。活动基于光明区群众的阅读需求,关注社会发展脉搏,在专家学者与普通公众之间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丰富市民精神生活,不断提升深圳城市文化品位,是光明区乃至深圳市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与特色,成为学者专家和广大市民参与程度较高的文化品牌。

当前,光明区正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期。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光明区文化地标,其中功能馆之一的光明区图书馆作为全区文献信息的交汇中心,场馆以“智创未来、智慧交流”为设计理念,面积25,301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区、视障阅览室、电子阅览区、乐龄阅览室、经典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多功能报告厅,设计馆藏100万册,阅览座席1000个,订阅全国各类报刊1000 余种,服务读者电脑100多台以及各类电子资源,全面启用先进的读者自助借还服务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和书香亭智慧图书馆系统,通过“技术强馆”的方针,以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和业务发展,与全市各大公共图书馆联网、资源共享、图书全市通借通还,形成“1个总馆+6个分馆+23个服务点+51个‘光明24小时书香亭+9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区的文献信息服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

光明区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服务宗旨,“开放、平等、免费”为办馆理念,全面开放式服务,社会民众凭有效证件即可进行书刊借阅、线上数字资源浏览、读书活动等阅读服务,全力推行“书香光明”和“星阅光明”阅读推广计划,开展讲座、展览、亲子阅读、故事会等全民阅读活动,竭尽所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智能、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推动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城市。

由于光明区图书馆新馆场地建设尚未完善,相关设施仍在加速推进中,因此新馆场馆暂不对外开放,具体开放时间敬请留意和关注“光明文体通”“光明文艺中心”公众号。为满足光明辖区读者的阅读需求,光明区图书馆原馆(位于光明区公明街道镇明路9号)已于9月10日起恢复一楼阅览服务,因疫情防控需要,同时在馆人数不超过100人,实行“一进一出”制,无需预约。

接下来,光明区图书馆将切实发挥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致力将公共的图书资源和服务不断向市民身边渗透,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近距离感受精彩纷呈的文学体验,营造更为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