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对于英雄,有不同的定义。
勇武过人的人,可能是英雄。
满腹经纶的人,可能是英雄。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可能是英雄。
平凡的人,可能是英雄。
枭雄,也可能是英雄。
但真正的英雄,一定会在某个时刻,义无反顾,死不旋踵——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个英雄,是一座丰碑;一个个英雄,是一座座丰碑。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
1975年6月,我4岁。我和父亲、母亲、弟弟,合照了一张照片。但那时,幼小无知的我不知身后这高高耸立的碑为何物,不认识碑上的文字,不懂得碑文的意义。
及至上了学,读了书,有了文化,晓了事理,才明白,我4岁那一年的夏天,与英雄们有过一次“邂逅”。
人民英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决议兴建到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一共花了近9年时间。
碑心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于1955年6月9日题写)8个镀金大字;背面是周恩来题写的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
“三十年以来”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
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弥漫的硝烟让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三个时间段,涌现了无数英雄;英雄们舍生取义,不屈抗争,气贯长虹,流芳百世。
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就是不忘。就是永记。就是沿着英雄们的足迹,好好地活,好好地走。
屈原《九歌·国殇》曰: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大意为,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有誓死不屈的精神。
有一首歌,正是唱给英雄的,名字叫《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烽烟滚滚唱英雄”让人想起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古人之词,或今人之歌,无不开篇不凡,气势豪迈。只是,古人之词,含有惋惜之余味,今人之歌,直抒胸臆,“四面青山侧耳听”——听到了什么?晴天响雷,大海扬波,那是四海八荒之内飘扬的英雄们擎起的猎猎战旗,英雄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壮志,英雄们驱虎豹、逐豺狼、舍生命、保和平的慷慨之歌。正因如此,后人尽享大地春浓,鲜花满园。属于“现在时”。
《英雄赞歌》由公木作词,刘炽作曲。
公木曾如是说:“《英雄赞歌》作为电影插曲,是1963年秋冬间,我与音乐家刘炽合作的,我作词,他制谱。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在这里,作词只是点明主题,制谱形同安上翅膀,合到一起,才成歌曲,才得为大众传唱。”
我小时候,看过影片《英雄儿女》。影片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我那时还小,只觉得战斗的电影好看;又在部队大院长大,对军人崇拜。其实,影片中的王成和王芳是那时人们崇拜的偶像,后来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英雄赞歌》是唱给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们的。我想,杨从芳老人的感情应该尤为真切。他是父亲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三十七团(前汽车一团)战士,1951年8月,他在驾驶军车运送弹药通过美军飞机封锁线时,遭遇惊心动魄之拦截。只是,我通过第三十七团老政委李晨旭与他联系未果,甚为遗憾。也好,其年已96岁高龄,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不去打扰老人家也罢。
但我知道,如果他再一次听到这首歌,言及往事,仍然会泪流满面。
英雄的“软肋”,只有一个“情”字。家国天下,魂牵梦萦,纵是铮铮铁骨,亦常使英雄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