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革命老区村支书培训班现场教学。
甘坑炮楼院全景。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14日讯(适宜 袁珲鸿 武榆深)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的甘坑客家小镇,曾是脏乱差、逢雨必涝的客家老屋村,十年前,这里还是深圳市“扶贫奔康工程”帮扶对象。如今这里已“变身”为著名网红打卡点,成为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同时被评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2017年,甘坑客家小镇更是被中组部列为全国革命老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现场教学点。
起点低、底子薄,却能从一个贫穷的老旧小村落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现场教学点,吉华街道甘坑客家小镇做对了什么?答案就藏在以党建引领发展示范的不断探索中。
挖掘红色资源,以党建引领促进文旅融合
甘坑客家小镇起源于明清时期的赤竹寨,最早是瑶族人居住,后客家人迁居于此,取名为“甘坑”。
同时,作为深圳本土抗战历史的见证地,红色革命精神始终厚植在甘坑老村的土壤里。抗日战争时期,多支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经常出入甘坑。当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负伤来到甘坑休养,并在之后回到甘坑指挥了多场“反扫荡”战争。东江纵队的首部电台也是诞生在这里,为当年文化名人大营救和顺利脱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抗日力量的建设都有具有重大意义。甘坑所传承的红色革命精神,是认识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石,赋予党员干部继往开来,实现更大辉煌的强大动力和历史使命。
“依托本地丰富红色历史底蕴,吉华街道深入挖掘甘坑红色文化资源,在甘坑客家小镇里建立了由甘坑炮楼院旧址为主体的红色展馆和以弘扬家风家训建设、强化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家风家训馆,并逐步建成深圳市内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吉华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街道将甘坑客家小镇作为红色基地教育,主办及承接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等举办的多场党员干部培训班现场教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分享红色故事,探讨发展策略,大力推动甘坑红色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奋进力量。
此外,甘坑客家小镇作为龙岗区核心文化项目之一,在近十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吉华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动小镇规划建设,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厚植文化底蕴、依托生态优势,甘坑实现美丽蜕变,“党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凸显。
据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甘坑客家小镇还注重客家文化因素的保存,并通过与弘扬家风家训建设、创意产品开发相结合,打造了甘坑博物馆、小凉帽绘本馆等文化展馆和一批文创产品。
如今的甘坑客家小镇里,“状元府”、吊脚楼等客家特色建筑错落有致,小镇特有的古驿道、老虎洞、妃子村等传奇故事和客家凉帽、家风戒尺等文艺纪念品让外来游客零距离感受到客家文化。
有业内专家表示,正是深厚积淀的红色精神和客家文化底蕴激发出了甘坑文化旅游发展的强大活力,通过“党建+文旅”融合示范,使得甘坑客家小镇成为深圳乃至广东众多旅游景点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数据统计,自建成开放以来,甘坑客家小镇共接待中央、省、市各级党员干部培训班40余场,培训学员4000余人,景区国内外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贯彻原色理念,以经济转型推动发展升级
甘坑是一个拥有350年历史的古镇,几十年前还是深圳为数不多的贫困地区。如今小镇旧貌换新颜,曾经破败的废弃小巷培植出人文风情浓郁的“清新巷”,既保留了客家原住民老宅旧貌,又赋予其全新的旅游观感。
华丽转身的背后,与甘坑客家小镇坚持贯彻原色理念,以经济转型推动发展升级密不可分。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坑片区的产业多为胶花厂、五金厂、玩具厂等资源消耗型企业,随着特色文旅小镇发展模式的落地,如今玩具厂、五金厂等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艺库生活陶艺手工体验馆、甘坑非遗文博纸艺手工体验馆等以文创孵化、创业工作室为主的特色手工业企业,村民也纷纷走出工厂,在小镇街区开起了甜品店,享受着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社区党委坚持民主决策的议事方法,力促原村民和党员干部转思想、谋发展。通过集体决议的形式,确定了运用集体统租经济转型模式、聘请相关人才及企业协助制定老村转型规划、引入企业资本合作运营的社区振兴战略。”甘坑社区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扩大村民对集体经济发展的知晓度、收集可行的意见建议,社区党委积极发动村内党员逐一上门走访、做好解释,促进村民观念转变,并最终在全村达成了保护与开发并举、探索老村更新发展的共识,为客家小镇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确定依托自身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后,由社区党委牵头,村集体先后邀请专家现场具体指导,并委托北大研究院编制《甘坑客家小镇建设总体规划》,以“保护为主、以旧修旧”的方式对老村房屋进行改造升级。
2016年,龙岗区政府牵手华侨城集团,甘坑客家小镇项目成功引入华侨城500亿元投资,甘坑村民和村股份公司以物业入股,华侨城集团以创意、管理和资本介入,通过多方协力,将甘坑客家小镇不断打造成集文化旅游、生态度假、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2017年,甘坑客家小镇以“IP TOWN”创新模式荣膺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试点;2019年,甘坑村成为深圳市唯一入选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通过“党建+文化+科技+旅游”路径,不仅彻底地改变了甘坑老村的面容面貌,更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村民从原来的“包租公”转变成为知名文化产业项目股东,村股份公司经济收入逐年猛增,从年收入350万元激增到现今的2800多万元。
擦亮绿色底牌,以生态优势赋能发展引擎
甘坑客家小镇片区集山宗、水源等诸多特点于一身,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让甘坑发展旅游有了更多的可塑性和选择性。
然而,作为“天赋优等生”的甘坑同样也有着“成长的烦恼”。在甘坑客家小镇的外围区域,大型市政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现状成了挡在甘坑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面前的新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吉华街道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甘坑新镇的规划建设和甘坑客家小镇品质提升工作,通过进一步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对甘坑河进行河道生态用水补给,结合补水工程提升整体水质;打造甘坑河两岸特色鲜明的公共服务空间,梳理交通空间,整体提升碧道绿化景观;全面提升小镇的环境、业态与经营,切实提高小镇旅游质量;加快慢行系统建设及周边城中村整治,助力小镇不断升级焕新,全力打造好“碧道绿廊串联一镇两园”,将甘坑新镇真正建设成国际一流科技都市绿心、深圳“山海连城”的中部绿廊、龙岗“一芯两核多支点”的西核绿心。
如今,甘坑新镇“一镇两园”规划蓝图逐步实现,小镇南门甘李路慢行系统改造工程已完成、北部都市田园局部开工建设、南部凉帽山公园计划2022年开工,甘坑片区的生态环境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山水田园的乡村净土体验也成为甘坑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项显著优势。
接下来,吉华街道将持续放大自然生态资源汇聚叠加效应,让“生态之花”在甘坑这片沃土绽放出别样精彩,同时不断整合甘坑客家小镇红色资源,将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客家精神,赴汤蹈火、心怀天下的东纵精神,矢志不移、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打造吉华“甘坑红色教育”特色品牌,并通过“党建+文化+科技+旅游”路径探索现代化新型城镇建设的“甘坑模式”,持续放大中组部全国革命老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现场教学点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