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往返广州、深圳的朋友今天都关注到一个好消息——12月16日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双核心城市的深圳与广州实现了地铁乘车码互联互通,用一个APP,即可在深圳、广州两地跨城刷码乘坐地铁。
据悉,此次深圳、广州地铁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范围涵盖了深圳地铁、广州地铁运营的城市地铁线路和车站。以深圳市民为例,使用深圳地铁APP搭乘广州地铁时,只需将深圳地铁APP升级到3.2.2版本,在乘车码页面将城市切换为广州,按照指引开通乘车码授权即可刷码畅行广州地铁。
从一张地铁“通票”,小政看到了双城联动再加速。
广州和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上两颗耀眼的明珠,同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双城之间交往紧密。两地地铁乘车二维码的互联互通,不仅方便两地市民跨城交通出行、促进城市间绿色出行,也有利于释放交通一体化、生活同城化在“双城联动”发展中的支撑效应。
轨道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轨道上的大湾区”规划建设不断提速。但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不仅要有看得见的“硬联通”,也要有看不见的“软连通”,如此方能在融合发展上跑出“加速度”,给大湾区的居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体验。
此次深圳地铁和广州地铁携手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城市地铁融合发展及票务共享,实现“一码通行”,把有形的交通互通与无形的服务对接结合起来,不仅方便了市民的跨城交通绿色出行,促进了人员等要素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湾区协同发展、轨道交通互融共通起到积极示范效应。
乘车码互通,还只是广深、大湾区公共服务对接迈出的一小步。
小政注意到,在不久前发布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加强各种客运方式一体协同发展,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比如:
在广州、深圳等城市主要枢纽场站试点开展不同交通方式间双向或单向“安检互认”,探索机场、高铁安检功能向城市候机楼、高铁无轨站外移,提升旅客换乘中转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加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其中就提到积极拓展深圳机场码头水上高速客运航线,打造深圳机场面向大湾区的海空联运网络。支持发展一体化联运服务平台,鼓励不同运输方式企业开展联运业务合作,共享运输线路、站场、信息等资源,推进联程客运票务一体化,发展“行李直挂”服务。
积极拓展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创新服务产品和模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提供行前智慧决策、行中全程引导、行后绿色激励等全流程、全方式、一站式的出行智能诱导以及城际出行全过程规划服务。全面推广应用交通运输电子客票,进一步扩大全省公交“一卡通”使用领域,加快推广人脸识别、无感支付、无感安检等非接触式服务等。
在另一个广东“十四五”专项规划——《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中,也对珠三角城市群等大湾区城市间公共服务“联通”作出描述,提出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探索建立珠三角部分城市的户口通迁制度;在促进珠三角地区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推出一批“跨城可办”事项:支持地级以上市之间加强政务服务合作,探索推出一批“跨城可办”事项。加快区域内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推动广州、深圳与珠三角地区其他地级市共同编制公共服务相关规划,协同制定相应管控政策,建立健全交界地区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推动政务服务“跨域通办”。
深化政务服务“省内通办”,建立跨市协作机制,推动实现政务服务跨城线上线下融合互通、无差别协同办理。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强化业务协同,不断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信息资源共享互认机制,实现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推进粤港澳“湾区通办”。
乘车码互动,可能还是广深联动、大湾区共融迈出的一大步。
从广深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两地互动频繁,“双城联动、比翼齐飞”是全方位多领域的。
小政注意到,除了公共服务领域,近几个月广东陆续出台了多个重要的十四五专项规划,都不约而同对广深“双城联动”、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作了专门部署。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强广州、深圳重大涉海产业、基础设施、平台和政策对接,推动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广州基础创新和深圳应用创新优势,促进海洋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探索共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联合实施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以广州港、深圳港引领大湾区东西两岸港口物流资源整合,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海港枢纽,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
共建共享海洋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等海洋科技基础设施和功能型平台,积极开展海洋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加强海洋领域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对接,提升入海污染物联防联控水平。
《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支持广深“双城联动”共筑创新核心引擎。发挥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核心引擎功能和作用,推动广深科技创新优势互补,共建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和支持两地科研力量组建创新共同体,共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科技产品和装备。
推进广州创新合作区建设,优化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一区三城”布局,完善穗港澳联合创新机制。依托广州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广深港科技合作机制和模式。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
推动广深港高铁进入广州中心城区,研究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建设广深、广珠快捷走廊。结合深圳至江门铁路同步建设广珠城际铁路中山联络线,形成珠海经南沙至深圳的环珠江口直连铁路通道。
通过改扩建、增加分流复线、优化区域路网等方式,着力化解广深高速等局部路段常态化拥堵问题。优化广深沿江高速与沿线港口集疏运道路衔接,畅通路网运行。加强高速公路与城市干道的高效衔接,推动解决湾区城市“进城难、出城难”的问题。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大力推动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强化 “双区驱动”和“双城联动”效应。
《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
建设“双城联动”的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和区位优势,强化广州和深圳“双城、两市场”资源统筹和业务协同,构建功能完整、富有活力的强大金融市场体系。
大湾区建设难点在一体联动,出路也在一体联动。广深“双子星”加快构建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联动发展机制,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战略合作,必将释放化学反应、乘数效应、倍增效应,为整个大湾区加速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原标题《广深乘车码互通,双城联动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