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动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
2023-08-25 15:31
来源: 南方日报

广东推动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

人工智能朗读:

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人才。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组织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记者梳理发现,《方案》重点呼吁在乡农民、大学生、专业能人、农民工、企业家这五类人才投入家乡建设。这五类人才互相补充,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尤其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等回乡定居,让“告老还乡”被赋予了时代新意义。

而在广东,相关工作早已开展:大学生突击队下乡、百校联百县行动等全面铺开……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个头号工程深入推进,各类人才不断向乡村汇聚,共富共美的现代家乡加快建设。

家乡建设最需要这五类人才

我的家乡我建设,主体是在乡农民和在外老乡。在乡农民,是建设家乡的主力军。《方案》提出,采取“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村“两委”、村民代表学习动员村民和在外老乡建设家乡的经验做法,重点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村庄、怎样建设村庄”,引导农民献计献策、共商共议。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广东多个县(市、区)组织村民代表前往浙江等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做法。

大学生,则是建设家乡的生力军。《方案》鼓励在外就读大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小长假、实习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支持大学生发挥所长,参与村情调查、村庄规划、项目策划等事业发展,开展健康咨询、技术推广、教育辅导等志愿服务。此外,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兴业、到村任职。

动员专业能人回乡建设,“少小离家老大回”续写新的故事。引导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等。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在职科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家乡。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吸引农民工返乡建设。发挥返乡农民工见识广、视野宽、经验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家乡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比较优势,在家乡创业发展。支持技艺精湛、带动产业发展能力强、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申请认定乡村工匠。

最后,引导企业家入乡建设。发挥企业家重乡情、善经营、乐奉献的优势,引导回乡投资兴业、举办社会事业。鼓励企业家深挖农村土地、环境、人力、产业、市场、文化等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充分利用本村闲置建设用地及附近各类园区,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

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按照《方案》,全国广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目的主要有这几点:首先,畅通人才回引渠道,破除要素下乡壁垒,营造回报家乡的良好政策环境;其次,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家乡;再者,弘扬新时代乡情文化,集聚全社会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建设乡村的强大合力。

简单来说,以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为主体,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认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应当建立在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的语境中,通过打造一批建设良好、经营有效的示范村庄,让乡村居民在更优化的第一次分配中享受体面的生活。

具体执行上,《方案》提出,县级要普遍建立“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的工作机制,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投身家乡建设的渠道有效畅通,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

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

今年以来,广东已启动多项鼓励青年人才下乡行动:2月,《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下称“三乡行动”)方案发布;7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出征;8月,动员部署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下称“双百行动”)。

作为“三乡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广东共青团积极推动“乡村CEO培育计划”,致力于在全省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乡村职业经理人,打造一支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培育、发现一批具备必要的乡村运营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个人或群体,有利于聚起推动广东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未来必定能在乡村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说。

而“双百行动”的启动,更推动了高校院所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根据“双百行动”结对安排,广东将组织化、系统化、项目化推进省内百家高校院所与109个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

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正在为广东乡村振兴注入创新活力。目前,全省逾万支“三下乡”队伍、100个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示范项目,正源源不断地把专业知识和青春创意带进田间地头。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生团队组建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帮助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实现农牧业生产智能化治理;暨南大学学生团队利用食品超高静压技术,建立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三华李加工生产线,提高附加值……

一支支突击队带着一项项技术落地乡村,不仅改善了传统乡村产业的生产效率,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陈薇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