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评|河套合作区瞄准“世界级科研枢纽”有何深意?
2023-09-07 20:14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人工智能朗读:

羊晚快评|河套合作区瞄准“世界级科研枢纽”有何深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有重要进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至此,以横琴、前海和南沙、河套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体系框架更加清晰完善。

从这四个平台看,我们不难发现其战略定位各有侧重。比如,横琴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设计,前海主要是与香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南沙突出的是“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在四个平台里,河套合作区的面积最小,深港两个园区一共才3.89平方公里,但其集中承载了一批深港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有效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到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目标、范围、内容在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此次《河套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将河套合作区建设成“世界级的科研枢纽”,并细致部署了四项重大任务,正是对“两廊两点”架构的有力支撑和落实。

枢纽,意味着科技与产业聚集,也意味着交互协同。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作为目前大湾区内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合作平台,河套合作区注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层面,汇聚粤港澳三地优势,建立更加完备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是增强大湾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必由之路;在国家层面,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将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在全球层面,链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开展科研合作,将有助于做大全球经济蛋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河套规划》全文19处提及“协同”二字,对合作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深港两地协同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提出期待和要求。还有一个细节,在9月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河套规划》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出席并介绍了香港的相关情况。这是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官员首次亮相国新办发布会,显然也是“深港协同”最直观、最有力的诠释。

过去数年,河套合作区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资源、探索了一批开放创新举措、筹建了一批科技创新空间,取得了良好进展。例如,设立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推出“深港联合政策包”28条等。数据显示,目前合作区已推进落地15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集聚了12名海内外院士专家、50名海外归国顶尖人才、3000余名科研人员。来自大湾区乃至世界各地的前沿科创机构、企业、人才纷纷落地,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合作,河套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小河套,大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迈向第五个年头,大湾区内科技创新影响力显著增强。放眼未来,按照《河套规划》的部署要求,包括深港两地在内的多方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善用“一国两制”制度之利,提升“一区两园”创新水平,河套合作区必将加快迈向世界级科研枢纽的步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李妹妍)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