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机电一体化、数控车等先进制造业项目,机器人系统集成、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项目技能高手轮番登台过招……9月16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激烈比拼,广东代表团共派出142名“精兵强将”参与全部项目的角逐。
技能战鼓擂响,巅峰对决已至,呼唤着广东技能“小匠”勇攀高峰。这其中,广东拿出了哪些看家本领,又如何擦亮技能强省底色?
前沿技术加持,拉满技能底色
“以工业设计技术项目为例,考验选手设计沟通能力、设计分析能力、艺术设计技能、可视化程序建模等综合能力,既要能够自主设计及安装,又要能满足客户需求。”工业设计技术项目第一届国赛冠军、深圳技师学院教师卓嘉鹏表示,考题“设计出VR眼罩”便是紧密对接前沿技术、产业升级创新。
对标国赛、世赛标准,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为未来“买单”。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曾威介绍道,该校早在2012年便成立了世界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坚持专业建设动态化、积极寻找产业的新窗口,主动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已先后开设了移动应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专业,实施“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滚动式更新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跨前一步”使其赢在了起跑线——成为国内最早培养选送“国手”竞逐世赛舞台的技工院校,其背后也折射着广东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思路:抢抓风口,行家要有“大视野”。
2023年,广东遴选了63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覆盖了全省13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吸引了3170家生态企业、432家院校参与,涵盖了华为、腾讯、比亚迪、TCL、大族激光等一批制造业当家企业,为产业链建立从招生、培训、评价、就业到提升为一体的技能人才供应链。
通过每年超百项赛项的举办和技能生态链的构建,广东进一步打开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和通道,助力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伴随着产业升级,让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从广东走向全国、国际舞台。
新职业赛道升温,释放就业创业空间
一边是4045名选手在本次大赛109个项目上展开竞逐;一边是“技能大集”“群众技能体验擂台赛”等技能展示交流活动人潮涌动,人们对于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关注不断升温。
本届赛项设置重点是增加了数字技术技能类新职业赛项。新职业的背后是新业态的支撑,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和就业的新空间,对于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技能人才越来越‘吃香’。”卓嘉鹏透露,学校毕业生就业面广,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进入工业设计等工业制造行业。
与卓嘉鹏一样有同感的,还有来自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赖志权,赖志权也是本届大赛新增项目——人工智能训练项目的教练。“人工智能领域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我们学生报名情况可以说是‘火爆’”,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等领域,催生出了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模型部署工程师等新职业。
数据显示,广东技工院校招生已实现7年连增,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
以赛促教托举,夯实人才基础
技能大赛背后,是加速细分的职业版图、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和更高要求的职业技能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技能竞赛已成为学校促进专业建设、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阎子刚介绍,目前该校已搭建了2个世赛国家集训基地和7个国赛省级集训基地,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据了解,目前广东也已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共有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65.2万人,约占全国的1/7,年招生数突破22万人。
截至目前,广东已推动全省技工院校与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800多家大型企业合作,精准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前,广东技能人才总量18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达34.1%,每年培养输送技能人才超过16万人,为制造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动力。
文/吴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