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国土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39%。2022年,长江经济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8万亿元,占全国的46.5%,人口占比为43.1%,在全国经济中发挥着中枢和协调功能,对地区经济起着带动和拓展作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并召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极为关键,必须高度重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1.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承接南北方,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地位重要、使命重大。特别是当今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进一步凸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国发展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流域拥有庞大水系,水资源总量97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庞大的水系将长江各生态子系统连接成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使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长江流域生态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沿江11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流域珍稀濒危植物占全国总数的39.7%,淡水鱼类占全国总数的3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超过120处。长江流域横贯我国国土腹心地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是中国的东中西部物流大通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经济带一直是我国大规模工业建设的主战场和农业发展重要区域。当前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制造业水平、生态承载力等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的上海发挥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和卓越全球城市的龙头作用,苏浙地区建立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中游地区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江淮地区日渐成为国家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门户,上游成渝地区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与纽带,滇中地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未来五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南北东西腹地和发展空间,可以成为世界上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实现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发展有着突出优势。从全国一盘棋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和中央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不断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拓展,引领建设海、江、边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格局,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2.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22年,长江干流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以上,已连续3年稳定在优良水平,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94.5%,比2015年上升27.5个百分点;沿线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6.5%,比2015年增加1.4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安徽6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10位;中游三省江西、湖南、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4.7%、4.5%、4.3%,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第3、第6位。2022年,长江经济带进出口总额达到19.30万亿元,增长8.2%,占全国比重为45.9%,比2021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1.9万亿元,增长11.6%,占全国比重为49.7%。长江经济带集中了全国1/3以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全国一半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立了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9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500多家,初步形成一批创新引领作用显著的中心城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的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长沙、苏州、重庆、合肥等城市入选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成为国家乃至全球重要的创新源头和汇聚地。
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但这些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还面临不少挑战。长江经济带长期以来是我国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比较剧烈的地区,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在多领域存在,部分地区的开发建设强度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局部生态修复尚不能完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目前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偏重于地区自身需求,分段保护、多头管理的特征依然明显,跨区域多元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功能的持续改善。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域广阔,但跨区域创新合作以政府为主体,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程度不高,跨区域产业转移协同机制比较薄弱,科技、人才资源大都集中在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没有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联动合作。
3.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更多突破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下一阶段,长江经济带应着力在生态环保、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安全等领域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目前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划定,应加快制定长江经济带空间规划和流域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规则,形成管用、可操作的生态“地图”。切实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好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使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加大纵向生态补偿力度,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全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依托科研、人才、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更好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优势产业功能、链条向高端升级,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全面发挥区域内良好的产业链互补关系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加速新技术转化与新产业培育,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靠产业链快速迭代优势实现转型发展。
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在产业发展上,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在中小城市设立科创基地,引导长江东部下游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从中心城市向腹地城市有序转移。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改革开放创新试点和联动发展,加速提升向西开放水平。
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工具、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交通运输、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发展的协调程度。强化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全局意识,加快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让生产要素在长江经济带更大范围内便捷、畅通流动。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高质量城镇协同发展体系。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安全和水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努力建设安澜长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避免不合理侵占耕地行为,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湿则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彻底改变粗放低效的发展模式,确保流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长江经济带有着丰富的煤电、水电资源,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应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传统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新能源实现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作者:李鹏,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