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别致的西人工岛。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刘羽洁 苗威 摄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戴晓蓉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岳路建 沈仲)高塔耸入云端、人工岛屹立海上、桥梁若游龙飞动,黑色的沥青路面油润发亮,各种交通标识清晰指引……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交通枢纽——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进入收尾工作阶段,将以最佳状态迎接通车时刻。6月7日,记者踏上深中通道、提前探营。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是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与广深沿江高速(一、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的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全岛陆域面积约34万平方米,与深中隧道相连接,东人工岛是世界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能够实现深中通道与广深沿江高速等路网的高效顺畅衔接。沿东人工岛主线向西行驶,就进入长6845米的深中隧道,这一入选“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的地标。
记者在隧道里面看到,隧道内灯光照明、可变情报板、交通标识,以及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交通管控设施已安装完毕。“长6.8公里的隧道里共有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南、北行车洞平均每1.2公里就布有一台。这些小小机器人,不仅承担着隧道交通环境和机电设备日常巡检工作,还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接受控制中心远程指令赶赴现场,实时监控、传递数据,并通过自带扬声器进行疏导。”北京交科设计院深中通道项目负责人霍洁介绍,隧道内还有双波长火焰探测器、北斗卫星信号模拟设备等大量智能化设施设备,这些“神器”都将为不久之后的安全高效出行保驾护航。
在隧道两侧,可智能调节的全彩景观灯带引起记者注意。这些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车流状况变色:发生紧急事件时,灯带由近至远分段显示红、黄、绿色,能够引导人员有序疏散。同时,为了提高隧道内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隧道内还设有照明智能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洞内外光线、色温数据、交通量变化以及白天、黑夜等情况,自动控制调节灯光亮度。“我们主要负责项目全线监控、收费、通信、照明等工程施工。”广东新粤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树嵩表示,“为了‘点亮深中’,无论是高达270米的桥塔,还是深达39米的海底隧道,我们采用国内一线品牌灯具,精心组织施工,确保照明亮度和质量稳定。”
随着车辆驶出隧道,便抵达桥梁隧道交通转换的重要枢纽——造型如鲲鹏展翅的西人工岛。据了解,深中通道全线24公里不设服务区,房建工程集中在东、西两座人工岛,主要承担运营管理、应急救援等功能。
西人工岛上迎海而立的主楼外立面颜色简洁素雅,镂空结构实现通风与遮阳,不仅提高使用舒适性,还能降低建筑能耗。未来这里将作为深中通道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办公场所。“
据介绍,目前深中通道房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位于主楼左翼的科普教育基地正在加紧建设。“通车后,社会车辆不能随意进入西人工岛。待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后,我们将及时发布预约参观方式。”马二顺补充说。
驶离西人工岛后,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深中大桥(原伶仃洋大桥),270米高的桥塔上横梁已经挂上了“深中大桥”四个大字,可变情报板、路牌、路灯、护栏、地面标识也已全部完成。“为更好地区分位置,便于日后运营管理,深中通道各关键构造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传斌介绍,依据《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深中通道跨越珠江口,作为关键结构物的悬索桥和海底隧道分别命名为“深中大桥”和“深中隧道”,与项目全线名称“深中通道”一脉相承。
“今年4月,深中通道桥梁工程高分通过了荷载试验,并获得了有桥梁界‘诺贝尔奖’美誉、国际桥梁大会授予的‘乔治·理查德森奖’,这是对深中通道内在质量优和外在品质美的肯定,更是对我国交通人这么多年来不断探索超大跨悬索桥技术发展的激励。”范传斌表示,主跨1666米的深中大桥创造了离岸海中悬索桥跨径最大、通航净空最高等5项世界纪录。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筹备应急演练和设备联调联试,为项目具备通车条件作最后冲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网调度中心负责人徐先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