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领域“从0到1” 新技术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新兴技术在深加速落地转化
2024-07-17 07:3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基础研究领域“从0到1” 新技术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新兴技术在深加速落地转化

人工智能朗读:

伊卡洛斯智能科技在龙岗区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进行无人机产品定型测试。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在深圳,从原创技术研究到应用场景开发,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城市最靓丽的名片。

今年6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选结果公布,深圳25个通用项目和1个人选获奖,总获奖数创历年新高。靓丽的“成绩单”彰显深圳科技创新能力节节攀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显著成效。

基础研究能力不断夯实

走进坪山区的高新区产学园基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简称“超滑所”)正坐落于此。在超滑所的实验室内,记者看到了一片尺寸微小的黑色晶体材料,这片材料虽然看似普通,但它实现的零磨损,将定义新产品并带来新机遇。

“超滑所当前已制备出全球最大尺度结构超滑材料,直接将摩擦系数最低降至百万分之一,让固体与固体间直接接触滑动几乎没有磨损产生。基于产业化平台深圳清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多项产品,结构超滑材料在微能源、人形机器人、5G/6G无线通信等多个微小器件领域引发颠覆性变革。”清力技术总经理储俊说。

结构超滑是领先世界的原创性“根技术”,科研院所优势与产业空间资源让其得以在深圳“生根发芽”,这片新材料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为高端制造打开新赛道。

在从“0到1”的基础研究领域,深圳正在不断夯实基础研究能力。数据显示: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提出每年把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已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6000多项。

新兴技术改变生活方式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产业新机遇,深圳不断加速新兴技术落地转化。人工智能拓展了生产和制造边界,无疑是当下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无人驾驶正加速“驶入”人们的生活,作为AI技术在交通出行领域最为重要落地场景,深圳企业的创新能力走在前列。

元戎启行推出智能驾驶端到端模型,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让汽车拥有自主学习、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更好地处理复杂驾驶任务;华为瞄准高级自动驾驶持续研发,现有智能驾驶在城区已无需依赖高精地图,越用越智能……除了专精特新的“独角兽”和巨无霸龙头企业,深圳聚集了超1300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在低空经济赛道,深圳同样处于领跑地位。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20%;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73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0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的结果是为居民的生活创造便利。直升机从深圳北站接驳机场腾空而起,仅需8分钟,便降落在位于深圳湾的联想后海中心;无人机外卖“从天而降”,闲逛公园时轻点手机,即可随时随地享受美食。万物皆可“打飞的”,低空经济多个生活场景的落地,正在悄然改变着深圳人的生活方式。

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加强科技创新方面,深圳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用“四个强化”总结了深圳的做法,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强化以技术攻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积极催生新产业;强化科技创新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深圳正不遗余力地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