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自去年10月,深圳对门诊特定病种待遇进行新一轮的优化和升级以来,落地成效如何?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深圳共有162.51万人次享受了门诊特定病种待遇,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超11亿元,记者走访多地调查采访。
据悉,门诊特定病种是指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需在门诊长期治疗或诊疗方案明确的疾病。深圳根据病种特点,将全省统一的52种门诊特定病种分类设置待遇保障水平,避免过度保障和保障不足,确保每一分医保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其中,恶性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血友病等23种门诊大病归为一类;高血压、糖尿病、肺动脉高压等29种门诊慢性病归为二类。
差异化报销比例满足患者需求
在深圳龙岗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前来购药的李先生。作为一位患有高血压多年的老病号,他需要定期服药来控制血压。
“每月买药都是一笔不小的固定开支,有了新政策后,明显看到需要我自费的部分少了很多。”李先生笑着告诉记者,据说在社康中心签约家庭医生,开具处方后的药品费用还能再降,他计划近期尝试。
据悉,深圳完善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高血压、糖尿病由签约家庭医生开具处方的药品费用报销比例从80%提高至90%。此外,深圳还对其他门诊常见慢性病设置与家庭医生签约挂钩的差异化报销比例,签约的报销比例不低于80%。
为何要设置差异化的医保报销比例和引导患者签约家庭医生呢?深圳市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可以有效地将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提升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
“二次报销”为患者梯次减负
今年1月,28岁的江先生不幸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需要入院进行放疗。“当时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一度很绝望,”江先生告诉记者,治疗费用经过医保报销后,他仍然无力承担。
记者了解到,江先生已经连续参加了7年的深圳居民医保。根据相关规定,属于医保目录内的医药费,医保统筹基金可为他按90%的比例报销,最高可报销约98万元。此外,深圳还将门诊特定病种中,经基本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费用纳入大病保险“二次报销”范围,最高还可为他报销100万元。
同时,深圳将门诊特定病种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深圳惠民保”保障范围,免赔额1.6万元,赔付比例为80%,年赔付额120万元,发挥梯次减负效能,有效减轻门诊特定病种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而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早在2021年实施了门诊特定病种政策,将血友病、肺动脉高压、多发性硬化症等7种罕见病纳入门诊特定病种保障,由医保基金给予更高比例、更高限额保障,最高报销90%,每年可为全市近2800名患者减负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