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8月1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随着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逐年增长,电动自行车衍生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引起多方关注。深圳该如何凝聚多元力量,在加强安全监管与满足群众生活需求之间找到平衡?8月9日,市政协“委员议事厅”活动邀请市、区政协委员及专家,围绕“电动自行车多元共治”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电动自行车监管难亟待破局
“8年前的今天,市政协举办2016年第6场‘委员议事厅’探讨‘电动单车之困,与路权共享之梦’。经过大家的讨论、凝聚共识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作为,2017年至今,深圳累计新改建非机动车道约4000公里,非机动车道设置率由2017年的9%提升至36%。”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常委、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交通研究所主任王雪认为,近年来,深圳为市民非机动车出行提供了不断完善的路权保障,但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方式变迁,电动自行车衍生出来的社会治理问题呈现出多元化新局面。
民革党员、顺丰速运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槐则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剖析了深圳电动自行车“管理之困”。他表示,目前快递物流业在管理员工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上面临“四难”,即管理难、充电难、行车难、停车难。“深圳现有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数量约25万人,电动车作为快递物流这个民生行业长期依赖的生产工具,既见证了小哥们辛勤的付出与不懈努力,更是链接民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纽带。如何寻求安全监管与满足群众生活需求之间平衡点非常重要且迫切。”王书槐说。
生产、销售环节法律法规不完善、违法成本低、电池违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现场,委员、专家们纷纷抛出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面临的困难。
将科技理念融入日常监管
目前,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550万辆。如此高的保有量之下,解决电动自行车的治理之困十分迫切。
王雪认为,电动车的治理从生产、销售、购买,到行驶、停放,到充电、换电等全链条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也涉及到行业、企业、市民。因此,电单车要“多元共治”,核心在于推动九龙治水的同向发力。对于目前比较突出的停车难问题,王雪建议规自局在所有的新建小区、新建商圈中要求一定要配建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区域。物业小区也应通过适当的方式,让电动自行车,尤其是私人用的电动自行车回归自己的小区里。
王书槐则提出,应将科技的理念融入日常的监管中。如针对快递物流这一民生行业最后一公里停车难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小哥、骑手作业特征及规律,利用大数据等方式排查基础情况,设立符合民生行业电动车停放需求的临时停车点。
“建议加强电动自行车电池全链条管理和规范。”民革深圳市委会委员、福田区政协委员、深圳环水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邬玮认为,应加强现有充电的管理,并大力发展换电模式。“希望规划、消防、交通、电力等部门一起推动,实现深圳500米范围内有一个换电设施,成为真正的‘换电之城’,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会逐渐消除。”
借鉴机动车管理的经验,市政协委员、宝安区海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蒋雷建议,可以让电动自行车实行驾驶证记分管理模式,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实行累积记分制度,达到相应分值的驾驶人需进行道路交法律法规、法规教育。
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监事长、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丽娜则认为,立法要不断完善,让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标准等有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如借鉴北京等城市“共享电动车”的做法,从管个人变为管企业,由市场来解决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