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艺家丨赵梓琳:北艺南传 向世界传递深圳曲艺文化
2024-08-14 15:4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文艺家丨赵梓琳:北艺南传 向世界传递深圳曲艺文化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一批批文艺人才扎根特区建设发展、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结下深圳文艺事业的丰硕果实,持续推动着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们特此开设专题文艺品牌栏目《深圳文艺家》,从深圳文艺家的成长、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深入探索、挖掘背后故事,展现深圳文艺家精湛的艺术素养和精彩的艺术心路,让艺术之光闪耀在城市的星空。

深圳新闻网2024年8月14日讯(记者 赵文硕 林恒鑫)从跟着收音机说学逗唱的懵懂少年,到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曲艺团团长,再到斩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在二十余年的艺术人生路上,赵梓琳已将曲艺列为他生命当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

“曲艺伴随着我一路成长和进步,来到深圳后,我拥有了更好的艺术成长土壤,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曲艺之梦。而我也会肩负使命,向世界传递深圳的曲艺文化。”赵梓琳如此说道。

跟着收音机说学逗唱的北方少年

赵梓琳出生于黑龙江,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艰苦,每天的娱乐方式就是听收音机。8岁开始,赵梓琳每天放学做晚功课,就在家里听收音机,听快板、评书、相声,边听边学,还乐此不疲地给小伙伴们表演。

10岁的时候,赵梓琳开始和当地的一位老师学习快板,学了几年之后,赵梓琳听从老师的嘱托,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北方曲校被我们行内称为‘曲艺界的黄埔军校’。进了学校后,就更得下功夫了。”在学校里,赵梓琳主学快板、相声、评书,每天披星戴月,扎实练好基本功,成绩也一直优异。

赵梓琳

随后的几年,赵梓琳先后到天津职业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学习艺术管理。毕业后,赵梓琳带着一身的本事在北方开启入世的第一段历练。几经周折后,他在山东的一家艺术团落了脚,“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但是待了一段时间,我的领导就劝我,这么年轻,应该出去闯闯。”

适逢一个机缘,赵梓琳代替同学到深圳演出,“深圳那个时候是我们比较向往的城市,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新闻报道,从来没来过,有了这个机会,我当然要去。”

这次的南下,让他生出了留在深圳的强烈念想。“来过一次,我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我感觉深圳充满了希望,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

之后,感恩于曲艺名家吴金富的赏识与引荐,赵梓琳再次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回忆起来到深圳的那一天,他坐着火车一路南下,一路看窗外的景色从冰天雪地到绿树成荫,一路减衣服,脱掉了羽绒服,脱掉了毛衣,脱掉了衬衣,最后脱掉了秋衣,只剩下个背心儿,就到深圳了,跟变魔术似的。

在深圳迅速成长的曲艺团团长

当然,打拼初期的磨难都是相似的。闯荡深圳的这些年,赵梓琳睡过公园,也睡过舞台,舍不得坐车,就徒步走几个小时走到演出地点。“比如我在罗湖演出完要回宝安,得坐‘337’路,赶不上末班车就得打车,但是那个时候打车对于我来说太奢侈了,我舍不得,于是就从罗湖开始走,走到深南大道的那一头,再上107国道,走的过程中,饿了,就饿着,累了,就找个公园,在长椅上休息。到了早上6点出太阳了,一下子就醒了,睡得一身汗,这时候就有‘337’路了,就能坐车回家了。”

同样水土不服的还有曲艺这门文艺。赵梓琳回忆说,“一开始,深圳从事曲艺表演的人非常少,且大环境下,曲艺这一曲种也不受大家的认可。说起搞曲艺,别人都新奇,问我曲艺是唱戏的还是干嘛的?我就原地表演了相声、快板,人家才知道还有这种表演形式。”

吃过很多苦头,但是赵梓琳依然坚持初心,在曲艺的道路上,不断地打磨、创作,广交好友,逐步开拓市场,有了自己的小团体,开始和团员们一起创作了更多新作品,又登上了各大卫视,拿下240多项大奖。

2009年,吴金富成立曲艺团,邀请赵梓琳加入并担任首任团长。最开始,曲艺团的成员只有赵梓琳一个人,后来,通过赵梓琳的呼朋引伴,他在各地的师兄弟纷纷加入,曲艺团的规模才大了起来,也慢慢打开了市场。

赵梓琳(左二)与团队的小伙伴们

“带团队的时候非常艰难。毕竟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运营模式,我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心。”赵梓琳介绍说,在带队的初期,为了维持团队运营,他每天都要忙演出,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赶9场活动。“但我并没有觉得累,我很享受舞台,而且我不能停,要是一停下来,队伍就散了,出品就差了,观众也就不认可了。”就这样坚持了2年,赵梓琳的团队就算是撑下来了。

对艺术常怀敬畏之心

赵梓琳常常和团员们说,“未曾学艺先学礼。技艺差点可以学,勤能补拙,人品要是差了,怎么带都很难。”

在赵梓琳的团队里,表演者们无论是练功,或是上台,都要衣冠整洁、宽严得体,哪怕是一个背心,都要平整干净。赵梓琳认为,从艺者对艺术要有敬畏之心,宁肯少吃一顿饭,也要把头发弄得倍儿亮,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因为只要收拾齐整利索了,一上台,这精神气儿就提溜起来了。“要讲究,不能将就,一将就了,就下滑了。今天少一个活动,明天少一场演出,后天少一节课,道路就会越走越窄。”

赵梓琳参演笑满堂2023公益文化品牌系列演出活动

2008年以来,赵梓琳在深圳免费教曲艺,他的学生已经超过五百人,培养了一大批热爱曲艺的深圳人。

近年来,赵梓琳受邀参加央视、各省级卫视综艺节目录制,陆续登上了澳门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幸福账单》栏目、《我爱满堂彩》栏目等,把深圳曲艺带向了全国。

2017年,赵梓琳参加央视节目《一鸣惊人》

回忆起参与《我要上春晚》栏目的录制,可以夸张为“九死一生”。2012年,赵梓琳收到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的邀约。到了候选区之后,他们就开始一一排练,结果第一个作品刚走完台就被卡掉了。“马上我们就拿出第二个作品,走了两遍之后,叭,又卡掉了。没关系,我们马上又把第三个作品端上来,大概过了十几个作品,最后终于通过了。”那一年,赵梓琳的一段踢踏快板《笑声好》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这也是深圳的快板节目三十多年来第一次登上央视大舞台。

2014年,赵梓琳参加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获牡丹奖新人奖,成为牡丹新人奖深圳第一人,乃全国最年轻的获奖者,填补了深圳40多年来在该艺术奖项上的空白。

赵梓琳(左一)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并与姜昆(中)合影

赵梓琳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要在不同的节点推出不同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前行的轨迹,还可以看到标识鲜明的“深圳”特征。“我演的快板里,讲深圳的精神,讲深圳的速度,创作灵感可以来自深圳的义工,可以来自‘开山第一炮’,更可以来自大街小巷的吃喝玩乐。”就在今年,赵梓琳和他的团队创作了《传奇大营救》,以此向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献礼。

在深圳的十几年里,深圳的艺术创作氛围愈加浓厚,赵梓琳也斩获多个大奖。“每年我们都有专门的创作会议。一个人提出一个创意,大家伙就聚在一块专心‘侃’,最后再出个人主笔成稿,再来几轮改稿,这作品就出来了,速度快,质量也高。”

赵梓琳期待,在未来创作出更多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可以在某个节点留下重要记忆的作品。“我的艺术之心就是,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成为深圳曲艺的最好代言人。”

(本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玲 吴沁彤] [责任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