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旅游>旅游首页推荐>

探秘非遗沙头角鱼灯舞 农耕与海洋文化融合体

探秘非遗沙头角鱼灯舞 农耕与海洋文化融合体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沙头角鱼灯舞”在2006年第一批进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沙头角鱼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滨之夜,星火舞动,这是鱼儿在海底自由生活;很快,“恶之鱼”黄鳢角开始追赶吞食众鱼,众鱼四处逃散;众鱼最后团结起来反抗,终于打败恶鱼,重新回归自由的海底生活……

这是深圳沙头角沙栏吓村鱼灯舞诉说的故事。“鱼灯舞是沙栏吓村吴氏家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清初吴氏先祖定居此地后就有了,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沙头角鱼灯舞传承人吴天其告诉记者。“沙头角鱼灯舞”在2006年第一批进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沙头角鱼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经担任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馆长的孙霄很早就开始对“沙头角鱼灯舞”进行研究。他告诉记者,康熙初年“迁海复界”,大量来自江西、福建和广东梅州、惠阳以及粤北山区的客家人迁居深圳沿海。沙头角镇的吴氏家族祖先就是在这一时期率领族人到深圳沙头角开基立村。吴氏族人有过漫长的迁徙经历,正是在迁徙中形成了独具岭南海洋文化特色的、由壮年男子表演的客家民俗广场舞蹈——鱼灯舞。

孙霄认为,沙头角沙栏吓村鱼灯舞文化吸收了海洋中许多鱼类的造型,也是南北鱼灯文化的融合。位于中英街的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展示了沙头角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也重点介绍了沙头角鱼灯舞。沙头角鱼灯是先用竹篾扎成鱼的形状,糊上纱纸,用元粉、牛皮胶和上颜料画鱼,再涂上桐油,在鱼腹之下装一条20厘米长小棍,演员以此举鱼灯起舞。

2012年3月,深职院与盐田区非遗保护办合作,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建立了“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基地”,大学师生的文化志愿活动与“非遗”传承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同年6月,“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在深职院正式挂牌。

如今年轻的大学生们接过了鱼灯舞薪火,他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每周进行训练。“虽然我们90后学生主流是喜欢hip-hop、街舞等,可我们也不能让传统文化断了。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参加培训的年轻学子告诉深圳商报记者。 深圳商报记者蒋荣耀


[责任编辑: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