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闭幕演出,融合舞蹈、音乐、视觉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沈伟当代舞新作《行意声》将于4月27日、29日在深圳保利剧院进行世界首演。沈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华人艺术家,长期活跃在当代舞蹈与艺术的前沿。近日,沈伟接受《深圳商报》专访,分别从“行”“意”“声”三方面阐述了《行意声》这台音乐季委约之作的艺术内涵。
“行”:是道路与行进的结合
沈伟拥有编舞家、视觉艺术家、画家、导演等诸多头衔,他以极具开创性的跨文化和跨媒介创作得到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旅居国外20余年,但他的作品中无不渗透着中华文化之美,“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委约之作《行意声》亦是如此。说到这台新作的命名,沈伟表示,“行”“意”“声”三个字放在一起有很重的东方感觉,英文名就是这三个字的拼音,海报上也是用书法写出来的。
而《行意声》的创作灵感则来源于十年前的一段旅程。十年前,沈伟沿着古丝路南北线进行了40多天的行走,在历史遗迹的考察中认识到古代丝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和重要性,于是在2009年创作了全方位探讨生命个体的作品《回》三部曲,发布于纽约林肯中心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以及香港新视野丝绸之路艺术节。十年后再次受邀参加与丝路有关的艺术节——“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沈伟将如何呈现这台委约之作?
与《回》三部曲不同,《行意声》表达的不是形式上的丝绸之路,而是体现了丝路的精神层面及其艺术感染力。“所以我想到了‘行’这个字,它可以是道路、丝绸之路、旅途;它有运动感,和舞蹈有关系,有行进、继续的意思;同时,它还可以是行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
“意”:对丝路的感性认识
沈伟自幼修习中国水墨及西方油画,并坚持创作,曾于香港和纽约举办个展。“我6岁就开始学书法、国画,9岁学习戏曲,16岁学习西方绘画,所以东西方文化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沈伟的作品在美学上融合了东西方艺术,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创与发展。沈伟说:“传统文化是挖不完的。我喜欢传统文学、民族音乐、中医,我的根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来的。”
而20余年的国外生活又造就了沈伟的国际视野。“不同的认识对我来说,就是打开眼界去了解和掌握,把握到自己的精髓,通过个人审美、意识、哲学、世界观呈现中西方文化。”体现在新作《行意声》中,就成了“意”的部分。
“意”可谓最难捉摸,但沈伟认为“观众一定看得懂”。“对于艺术作品,观众的体会不是懂和不懂,而是懂得有多少。”沈伟表示,“这台节目没有中国人看不懂,艺术作品不是告诉你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台上台下彼此之间的沟通。你看了之后可能说不出来那种感觉,但不等于没看懂,觉得舒服、高兴,就行了。小孩子更看得懂,因为他们的感官比大人敏锐。”
“声”:体现为声音与音乐
沈伟的舞蹈语言基于对人体运动的研究,同时大量融合多种媒介元素,包括舞蹈、绘画、声音、雕塑、剧场、影像等。在《行意声》中,“声”则体现为声音、音乐。“中国西汉《礼记》第十九篇刘德的《乐记》里曾写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本身这个字又有升华之感,以及传达延伸的感觉。”而沈伟的代表作《声希》也会嵌入其中,以此来结束全剧。
“《声希》也是关于精神和灵魂的东西。我把《声希》中的东西放在《行意声》的结尾,也有东方探讨历史和人生的过程。”沈伟说,“这部作品是用我的美学观来探讨灵魂、人生的旅程,是对世界的一个发展和认识的过程。作为国际项目,它的形式感和主题特别适合闭幕式,让在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中生活的人,在繁忙状态下能安静地体会到东方文化的写意和禅意,以及冥想的感觉,达到内心和精神的沟通。” (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