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禁限疏”结合,实施精细化管理,让电动自行车骑士脱离“游击队”状态,变成“正规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难题。
近日,有新闻报道,深圳交通部门计划对电动自行车上牌管理,并配合多项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制度,“禁限疏”措施结合,降低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率。交通部门也正配合深圳市司法局推动《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立法工作,用法治手段增强管理规范性,提高交通执法效能。
电动自行车,让人欢喜让人忧。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灵活运力,能够很好填补汽车运输与人力运输之间的空隙,电动自行车的确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少便利,以至于还获得了“小电驴”的爱称。但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性的争议也不小。尽管深圳已经实施“禁摩限电”政策,交警也对摩电车辆违法进行了高强度专项整治,但涉摩涉电伤亡交通事故占比仍然居高不下。
一刀切禁止电动自行车,是因噎废食,取缔需要花费大量社会成本,必然碰壁。只有“禁限疏”结合,实施精细化管理,让电动自行车骑士脱离“游击队”状态,变成“正规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难题。
上牌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在于通过规范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手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牌照是政府对运输器具进行规范的有效载体,它为电动自行车找到了合法上路行驶的依据,也为政府使用法治手段管理电动自行车提供了着力点。
上牌只是起点,还要围绕牌照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做好细致文章。
从入口抓起,切实降低上牌成本。要充分用好互联网渠道,研究试行允许销售企业代办、开通网络便捷上牌通道、协调周边城市跨市区牌照互认与研发无实体智能数字牌照等政策,在确保规范的前提下,做到免费、快速、无障碍上牌。在实践层面,考虑牌照与现有交通违法抓拍设施、智慧城市管理设施的接入适配程度,充分利用既有交通管理基础设施。据了解,深圳正在研发信息化号牌,交警可以使用电子执法设备便捷查验牌照真伪,并查阅、记录违法情况,类似创新,能降低违法查处成本,让执法更有效力。
逐渐化“管车”为“管人”。电动自行车牌照管理,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尽可能做到驾驶人与车辆运行信息绑定,让交通违法处罚精准到人。用好数字化工具管理电动自行车和驾驶人,实现管理个性化,为“大交通”安全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要研究建立科学、动态评估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安全指数系统,对多次严重违章处以相应禁驾处罚,让牌照成为用车人的“安全紧箍咒”,促进自行车骑士自觉养成安全行驶的良好习惯。针对邮政、快递等特殊行业使用电动自行车申请需求,政府也可以参考用车公司的交通安全记录,对安全记录好的公司可以适当放宽其电动自行车用量,汇集起对驾驶人员安全驾驶多层次约束力。
管好“小电驴”,并非“小Case”,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思路,形成更多精细化管理经验,将进一步带动城市管理能力提升。(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