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深圳新闻 > 图片深圳 > 

从“疫情肥”到习惯线上买菜,我们生活中悄然改变的那些细节

2020-05-15 08:02来源:晶报

医院门口排队进场。

原标题:从“疫情肥”到习惯线上买菜,我们生活中悄然改变的那些细节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5月15日讯晶报记者 陈晓航 马骥远 陈利城 李婷菊 罗俊杰 林菲 黄力彬 陈雯莉 吴佳丽 文 晶报记者 赖犁 黄力彬 陈雯莉 图)他们走进医院;他们上网囤货;他们努力在减肥;随着一声上课铃响,他们的“抗疫生活”转向了“生活抗疫”,一切悄然回归往常,却又留下一丝丝时异事殊的痕迹。100多个日夜,深圳“战疫”由应急转向应变。他们的生活,也在疫情之下正发生着深刻改变。这里,我们记录的,是深圳人生活的那些异乎以往的瞬间……

去医院看病,多了个核酸检测

“妈,明天带你去医院做个健康体检吧!”最近,市民秦女士眼看疫情放缓,便想带上母亲去医院做一次例行体检。按照以往,每年1月份都是秦女士母亲做年度体检的时间,但今年遇上新冠肺炎疫情,体检就被耽搁了下来。

但是,在女儿的提议面前,母亲却显得有些疑虑,“现在去医院安全吗?”

5月11日,秦女士带着母亲前去体检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却愕然发现体检中心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秦女士回想起,前一晚在这家医院的公众号预约挂号时,系统显示剩下8个号源。当时她没多想就帮母亲预约了一个名额。来到现场才发现,原来上医院体检的人群有这么多。秦女士看到,排队体检的队伍里,有应聘者,有驾考人,有公司团体组织的,也有普通个人检查的。挂号后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轮到母亲的号。

在疫情爆发初期,为了避免市民在医院聚集产生感染,许多医院都不同程度地暂时关闭了部分科室,不少市民也对医院望而却步。如今,随着深圳疫情逐渐好转,医院不再是市民不敢踏足的地方。“现在我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了,所以看疫情形势向好,就马上过来体检。”秦女士说。

虽然体检的人群很多,但秩序有条不紊。秦女士发现,所有进入医院的市民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还要扫描通讯运营商提供的二维码,确认14天内行程。医院门诊大楼入口处,工作人员会一一排查每位就诊市民在14天内有无发热和有无接触过境外及从湖北来深人员。来到体检中心后,每位体检人士需要再次填写一份健康调查表。之后才能挂号、体检。“进入体检区域前,工作人员都会一再提醒大家戴好口罩。”

除体检中心以外,医院其他科室的就诊患者也比一个月前增加了不少,候诊的人群也要开始排队了。在候诊区,等待叫号的患者们都戴着口罩,间隔2-3米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洗手液、酒精等消毒液在廊道内触手可及。这些患者在进入每个科室之前,分诊台的护士都会要求他们填写一份《新冠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史调查问卷》,并对其测量体温,确认情况后才准许患者进入科室。

在住院部,一位刚做完手术准备出院的市民表示,她所在的科室有80%的床位已经住满:“可能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不想被疫情耽误病情吧。”

虽然疫情好转,但是该有的防疫措施还是一个不少。这位出院的市民说,住院前需要先做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才能办理住院手续。在住院期间,医院只允许有一位陪护的家属,其他亲友的探视时间限制在每天16时-17时之间。“我很理解这些防疫措施,这也是为了保障医院就医患者和医护的安全,最大程度避免外面的病毒进入医院。”

在儿童医院住院部,前来病房陪护孩子的家长们发现,院方还特别要求,陪护的大人也必须进行核酸检测,才能进入住院部病房区。

疫情向好之下,医院科室重启,排队叫号的画面重现,正常的就医秩序也在逐渐回归。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所有人都依然紧紧戴着口罩,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与病毒做最后的决斗。

从习惯线上买菜到不囤面膜改囤洗手液和零食

这场决斗,发生在最靠近战疫前线的医院,也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市民周小姐通过网络平台买菜的订单。

每周的会员日,周小姐熟练地拿起手机打开网络平台,在上面选好近期家里要吃的菜品,然后就直接点下单、付款。不到两小时,她刚刚下单的菜就已经送到小区了。新冠肺炎发生以来,网络买菜平台发展迅速,改变了许多市民的生活习惯。

“疫情以来,我们很少去外面的菜市场买菜了,这几个月都是在网络平台上买菜,然后由配送员直接送到小区。”家住宝安区新安街道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她家离菜市场很近,疫情发生以前每周会去买两三次菜。

周小姐透露说,现在除了垂直的网络购菜平台之外,许多线下的大超市也在疫情期间大力推广其自己的网购平台,鼓励市民在上面采购肉菜和日用品等,“这些大超市的网络平台配送速度也很快,有些甚至与知名快递平台合作,宣称可在半小时内送达。”

“网络平台买菜,品种较多,肉、菜、肉丸等都有,包装也比较精致。”周小姐介绍说:“价格的话则会比菜市场略贵,而且分量略少,比较适合人口不太多的家庭。像我们人不多,就完全足够。”

“感觉网上买菜比较方便。”她表示,尽管现在疫情渐渐已经缓解了,但是她已经习惯了这种买菜方式,“所以,现在只有需要买很大分量的菜时,我才偶尔会去菜市场买。”

和买菜相对应的,是家里的“囤货”的变化。

先挤一泵酒精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接着拿出酒精喷雾喷洒门把手、钥匙和快递,然后用酒精棉片把手机擦上两遍。这是疫情期间,市民小夏固定的“进家门三部曲”。从疫情初期的缺货到如今家里囤了大量未开封的消杀用品,她哭笑不得,“没想到今年面膜不囤了,改囤洗手液和零食了。”

小夏被朋友们称为“囤货女王”,年轻爱美的她没事就拿着手机刷淘宝,总是习惯买大量面膜等化妆品囤在家里。可是过去的四个月时间里,她的淘宝里居然只有一个化妆品的订单,其余的几十个订单,都是消毒用品和各种零食。

在疫情特殊时期,这些东西才能给小夏安全感。小夏还记得疫情初期,跑了好几家超市、药店都买不到酒精、洗手液的慌张。那时淘宝上口罩的订单不是被取消就是无限期延迟发货。长期宅在家里,不想做饭又不敢点外卖的时候,最可靠的还是饼干、巧克力、泡面。

上周末,小夏清点了一下家里的囤货:口罩一共有208个,酒精免洗洗手液5瓶未开封,酒精棉巾还有半箱以上,紫外线消毒灯积了灰还没通过电……至于零食,还没吃完又不停下单,已经无从统计。虽然现阶段防疫形势向好,但是她自认这种购物需求和方向,可能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而小夏那个唯一的化妆品订单,是一支口红。“下单时,是感觉到疫情快要过去了,大家快要能摘口罩了,这支口红是庆祝也是一种期待。”

不把病毒带进家门和聚餐不忘公筷

有些人为了远离病毒选择少出门,也有些人坚持不把病毒带进家门。

“401有个快递。”

“麻烦您放到快递柜,我一会儿去取,谢谢。”5月10日,家住在福田某小区的方女士接到一通快递员的来电,主动提出自取快递的需求。

随着疫情逐渐放缓,方女士居住的小区在前段时间解除了隔离,恢复快递员进入小区送取快递的日常。不过,方女士却依然保持着自取快递的习惯。在她看来,自取快递虽然要多走几步路,但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在回家途中就能顺手拆卸快递包装,并把这些沾满灰尘和细菌的塑料袋或纸皮箱直接丢弃在垃圾桶中。

其实,像方女士这样将快递“拒之门外”的市民并不少。居住在方女士隔壁的陈阿姨一家,也从不把快递直接带进家门。

“这些快递最不卫生了,谁知道它们走过了哪些地方,经过哪些人的手。”这天下午,戴着口罩的陈阿姨从快递员手里接过快递,随即蹲在家门口,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快递包装层层剖开。她把拆卸的包装袋顺手搁在家门外一侧,然后用装满酒精的小瓶子朝快递商品喷了个遍,之后才起身把商品拿进屋里。而放在家门外的快递包装袋,不久之后也被陈阿姨连同家里的垃圾一起,丢进了小区的分类垃圾桶里。

疫情影响下,如何不让病毒进家门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重视。许多人都养成了回家先洗手的习惯,而且比以往用时更长、清洗得更仔细;挂起背包和外套之前先用酒精把它们统统喷洒一遍;随身携带的手机每天都要经过至少一次酒精棉的擦拭……

而出门在外,除了如今已经普遍养成习惯性抽一片纸巾按电梯,还有更多悄然变化的细节:这不,前几天,在新闻路的一家湖南菜馆,端菜上桌的服务员就被一群聚餐的顾客“批评”了:为什么你们上菜的时候,每道菜也不给加双公筷?!下次要注意!顾客们说话的样子很认真,可一点都不像开玩笑的样子。

“虽然现在要做的事情繁琐了许多,但是每一次认真做好了,内心也就更有安全感了。”方女士感慨说,这场疫情来得突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危害,留下了很多悲伤,但与此同时,它也让人们从中吸取了教训,得到了珍贵的警示和思考。

芹菜木耳、黑椒鸡胸肉……这些以往看着“索然无味”的食品,如今成了减肥标配。

滚蛋吧,“疫情肥”

这些思考,可能来自一片吐司,一杯麦片,以及搭配蔓越莓和西红柿的健康饮食。市民徐晓丽用一份营养充沛的早餐开启了自己元气满满的一天。这是她减肥的第23天,疫情发生到现在,徐晓丽坦言自己“发福”了不少。

因为疫情的关系,徐晓丽所在的网络游戏公司开启线上办公模式,直至4月公司才恢复常态。回忆起那段居家生活,徐晓丽笑言,在家办公是变相“养膘”:穿着睡衣就可以办公,电脑周围永远不缺零食,困了旁边就是床。“日复一日,体重噌噌往上涨,势头还挺猛。”

恢复正常办公之后,许久未见的同事向她发出灵魂拷问:“你又胖了吗?”

徐晓丽没想到自己竟胖了这么多,戴口罩发现越勒越紧,在家穿惯了宽松的睡衣,当换上正式服装时发现快穿不上了。“疫情肥”让徐晓丽意识到,为了自己的健康,要开始减肥了。“第一步,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戒掉外卖、戒掉油炸食品,少淀粉少油。”4月中旬,在咨询了成功瘦身的朋友之后,徐晓丽开始了自己的减肥生活。

芹菜木耳、黑椒鸡胸肉、水煮西兰花……这些以往在徐晓丽看来索然无味的食品,现在却成了她每天的标配。“吃了一周左右感觉到自己的胃慢慢适应了,现在如果某一顿吃得比较丰盛,胃反倒不习惯了。”除了健康低脂餐,徐晓丽也强迫自己动起身子,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时跟着应用软件做起燃脂训练课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徐晓丽明显感到自己瘦了一些,也比之前更加精神。

“很开心,离我的目标又近了一些。希望‘疫情肥’赶紧消失。”见瘦身略有成效,徐晓丽开心表示为了自己会继续坚持下去,早日达成自己的瘦身目标。

东海实验小学学生在教室内通过广播参加升旗仪式。

进校门绕了3圈,眼保健操也暂停了

这样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最近返校就学的孩子们。以往的新学期,学生会以拥抱、击掌等方式去表达假期后,重新回到校园见到老师的兴奋和激动,住宿的学生在和家长分别时,难免会有不舍。而这个学期,因为疫情,他们的开学显得尤为特殊。翠茵学校五(5)班的庄欣怡进入校门绕了好几圈,深圳科学高中高二(12)班的施佳到校下车时,妈妈笑着送她离开,施佳说:“感觉如果再不开学,妈妈给我的母爱就要耗尽了。”

早上7点起床,庄欣怡妈妈早早就在她的书包里装了3个口罩和一瓶免洗消毒洗手液。到了校门口的庄欣怡很兴奋,不过这里多了很多围栏,不知道怎么走。庄欣怡顺着老师的指引,按照地上“间隔一米”的提示,沿着围栏走差不多三个转弯,通过一个红外线体温检测仪,再经过老师的测温枪,体温正常以后,庄欣怡走到旁边的洗手池,洗干净手以后才能去教室。

庄欣怡发现,不仅是进校门的方式变了,班里很多同学变化都很大,“有的之前很瘦很瘦,现在变胖了许多。坐在我身后的戴黑框眼镜的陈雨泽,以前挺活泼的,刚回到教室发现他变得很文静。”课间,眼保健操的音乐声响起,“但疫情期间,为了避免病毒通过手进入眼结膜,专家建议不要用手去揉眼睛,我们老师就暂停了眼保健操,改为在班里休息。”

儿行千里母担忧,然而这一次,施佳返校就学,得到的是母亲欢送时的微笑。施佳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刚放假回家那段时间,妈妈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施佳调侃说:长时间呆在家里,刚刚我妈送我下车后是微笑着离开的,感觉如果再不开学,我妈给我的母爱就要耗尽了。”疫情期间,科学高中开始了线上教学模式,这对于首次接触线上教学的施佳而言,虽然刚开始难以适应,但努力了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网课很方便,导致我有段时间上课前五分钟才起床,状态有点划水。”这样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施佳渐渐用在校学习时的作息时间要求自己,施佳表示:“按照学习的作息时间来,慢慢就适应了网课的学习节奏,之前有次测试,考得也还不错,证明努力是有回报的。”

在莲花山散步的市民。

“神兽”回笼,爸妈终于有时间爬莲花山啦!

改变的还有家长们。

步行10分钟到莲花山公园,沿着登山步道走到山顶广场,一览深圳中心区风光,然后走下山,在中心书城附近的早餐店稍事休息并共进早餐。这是徐先生和徐太太习惯多年的早间生活方式。但是2020年春节之后,这个习惯被迫中止了。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春节期间居家防疫,除非必要一般不敢出门”,徐先生说,到了2月中旬,好不容易疫情稍稍缓解,新的问题又来了:开学时间到了,但因防疫需要,正在读初三的女儿不能返回学校上课,而是在家里上网课。

“孩子在家上课,你就得在家陪着她,尤其是今年孩子上初三,面临严峻的中考压力”,徐太太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学期以网课的方式开学,实际上等于把督促孩子学习的责任交给了家长。白天盯着学校的网课,晚上还要继续盯着补习班的网课。虽然徐太太是自由职业者,但孩子上网课的这两三个月时间,感觉比上班还累。“家里离不开人,所以以前的业余生活,都暂时放弃了”,徐太太说。早晨莲花山爬不了,晚上去家门口的中心公园快走去不了。即便是深圳已经进入“低风险”的常态化防控阶段,两口子一起逛逛商场喝喝咖啡这种过去的日常,也很难重温,家里离不开人呗!

4月底,随着深圳防控进入常态化,初三、高三年级终于返校。“神兽”回笼,徐先生和徐太太顿时感到如释重负。孩子返校的第一天早上,夫妻俩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莲花山。5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包括深圳等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作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不需佩戴口罩。“孩子上学恢复了正常,我们就感觉,距离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生活又近了一大步。”徐先生说,现在她和太太户外活动的习惯已经基本上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况,按照“低风险”、常态化防控的要求,在户外空旷的地方不戴口罩,呼吸新鲜空气,到了室内就把口罩戴上,做好必要防护,“我相信完全恢复正常的一天终究会到来。”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