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25日讯(记者 梁榆其 张喆 李丹璐)深圳福田有一所“看得见孩子童年和未来”的学校,红岭实验小学建校一年半来,学校因创新的课程体系,具有现代设计感的建筑,被无数人视为“网红学校”。在这里,校园是孩子们玩耍和学习的乐园,学生在探究体验中获取知识,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引导者。
“童年”和“未来”——校园一角。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在探究中获得学科和生活的理解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我认为学校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课程创新,采用的是跨学科、综合主题的学习方式。”红岭实验小学校长臧秀霞介绍,学校的课程是基于“跨界融合、理解本位、问题导向、真实表现、深度探究”进行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多种真实的情境遇到问题,展开深度探究,并获得学科理解或跨学科理解。
在课程设置上,红岭实验小学立足当前国内现状,与国际接轨进行深度改革,秉承着“珍视每一个”的教育哲学,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爱心、承担责任、乐于创造的终身学习者。跨学科课程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创造作品、完全表现。
红岭实验小学校长臧秀霞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
红岭实验小学的课程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框架,在一个学期内给学生安排三个探究主题,从内容学科和品德学科(科学和道德与法治)中确定主题,用大概念引领教学的方向,并与国家课程规定的学科知识相融合,学生在主题探究中实现深度思考,培养理解思辨、探究、表达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学校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发展,在臧秀霞看来,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学科知识,更多的是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学校、老师的喜爱,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就像在儿童乐园里玩耍一样开心。
小组讨论学习。
探索个性的方舟城市 学生在“儿童乐园”中学习
红岭实验小学现有919名学生,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仅约1万平方米,整个学校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办公用房、地下停车库、架空层、室外运动场地、半户外运动场地、校园广场地面和绿化一应俱全。学校更凭借高容积率的建筑设计获得了全球最大建筑社区网站Archdaily的2019年年度全球最佳50个建筑作品之一。
俯瞰红岭实验小学。
“学校像是一座富有想象力的儿童乐园。”臧秀霞这样描述学校的建筑设计。绿植穿梭在红岭实验小学层叠交错的立体复合空间之中,形成一个开放与探索的“方舟城市”。方舟城市分为向上和向下的双向生长,由东、西两幢不同高度、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体相扣而成。下沉地景构建的各种体育活动空间组成,向上是一座包含所有日常教、学、户外操场和办公的功能空间的城市化综合体,顶面为2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两者相扣围合成两个三维立体山谷庭园,屋顶是植物园和校园小农场。楼层之间、建筑体之间以绿化缓梯和连廊相互连接。
绿化缓梯。
红岭实验小学的教室也充满了惊喜。每间教室像一个个细胞,间隔门让相邻的教室可分可合。这些教室看起来相似,但又因孩子们的个性装饰变得格外出彩,各班级桌椅的摆放方式也各有特色。教室的空间被分割成多块区域,主副班老师的办公工位就在教室的一侧,其他区域设置了学生的阅读区、工具区、愿望角,墙壁上展示着学生的学习作品。
教室。
主副班老师的办公工位设在教室一侧。
4种教职工聘任方式 教师协同备课成为终身学习者
为了激发老师教学活力,红岭实验小学进行了体制改革与创新,采用“以短聘考察人才,以固聘培养人才,以长聘留住人才,以特聘招揽高才”4种教职工聘任方式,采取“契约化”管理教师,依托红岭教育基金会最大限度激发红岭实验小学教师队伍活力。
臧秀霞介绍,红岭实验小学现约有60名教师,其中90%的老师被授予区级以上业务骨干,学校项目化学习的团队在全国相关比赛中曾获得一等奖的佳绩。
数学课。
在教学组织方面,学校采用分学段、班组群、混龄制的教学管理,实施主班老师负责制、全员参与制的班级管理,采取主副班老师与学科老师协同备课、协同上课的教学组织方式,围绕开放式问题组织教学,激发、鼓励学生好奇心。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学校课程需要在大概念统领下进行设计。为此,学校每周的教师学堂给老师提供在课程设计能力方面的指引,还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课程设计的讲座。
小组讨论,一同解惑。
“比起单独备课,红岭实验小学的老师需要协同备课,每个科组会聚在一起进行一天的梳理,并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红岭实验小学低学区主任彭密告诉记者,来到红岭实验小学后,在备课上花的时间明显增加。
尽管在备课上花的精力多,彭密觉得,这才是能够真正教育好孩子的途径,“教师自身要做一个终生学习者,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营造一种环境,与他们变成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欢乐瞬间。
校园掠影。
课间小憩,小伙伴们相谈甚欢。
篮球场。
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的欢腾瞬间。
“看谁飞得远!”
纵横交错的缓梯。
考试中的学生。
放学时刻,夕阳穿过楼间缝隙。
小手举高高。
校园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