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6月16日讯(记者 曾舒琪 通讯员 李梦霞)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印发,2018年1月1日,我国开始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环境损害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清除污染的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等合理费用。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违法企业承担应有的赔偿责任,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的修复,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2018年4月,原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执法人员在对宝安某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厂区外市政管网观察井下层有水泥管流出含重金属的废水。执法人员对该区域进行挖掘,发现此处雨水管道周边土壤有淡黄色废水渗出,经监测渗出废水中总铬、六价铬浓度分别达到2060mg/L、2010mg/L。经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利用水质溯源技术,排查废水污染来源,判断出废水来源于该企业生产车间。
2018年12月召开了地块初步调查专家评审会,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块存在环境风险,专家一致同意通过报告评审。2019年6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与该企业签订了宝安区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确定企业生态环境损害事实承担赔偿责任。2019年12月召开了地块风险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报告评审。2020年5月召开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方案与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2021年5月召开了阶段性效果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同意报告修改完善且经复核后通过评审。

宝安区生态损害赔偿地块现场图
宝安区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签订及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的实施,体现了“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这是实现损害担责的需要,弥补制度缺失的需要,履行环境保护法定职责的需要。通过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力求全面破解环境违法成本过低的难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兜底保障措施,只有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的方式上转变思路,下足功夫,才能从源头上保护好生态环境。
推荐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5-03-17 08:34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损害生态环境如何定损定赔有了技术依据深圳首批3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2025-03-04 08:273月1日,深圳市首批共计3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地方标准正式实施,3项标准分别是《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筛查与调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印发 2023-05-22 07:56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处罚办法》修订以新行政处罚法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为基础,严格遵守行政处罚领域的通用规范,同时紧密联系生态环境执法实际,突出生态环境领域执法特点,增强生态环境执法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严格约束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深圳首试生态环境损害“买碳”赔偿 2022-10-09 14:37不久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因一起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超标违法事件与深圳某公司签署了一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在广东省内首次探索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开展替代性修复。
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以“普法入园”活动拓展“普法惠企”服务 2022-09-01 13:09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8月以来,宝安管理局还组织宣讲团走进了九围社区、深圳机场、龙腾小学、永丰社区等单位深入开展“生态宝安普法五进”活动共5场。
全省首宗扬尘领域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签订_罗湖社区家园网 2024年2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以下简称“罗湖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罗湖区某建筑项目施工工地现场喷淋、雾炮等降尘设施未开启,出入口和主要车行道冲洗保洁不到位,裸土未覆盖扬尘网,经多次约谈,该公司仍未整改。
龙华首个“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印发实施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2022年,深圳先后印发《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单元划定指南(试行)》和《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形成了“1+3”制度体系,更为全市开展区域环评提供政策支持。
增殖放流修复受损水环境 深圳法院两案入选全省司法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典型案例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与某劳务分包公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案中,某劳务分包公司在其施工现场倾倒了18升废机油,流入新圳河造成水体污染,对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与该公司进行磋商并于2023年8月达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协议约定赔偿义务人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3.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