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攻克技术难题(奋斗者正青春)
2022-08-10 10:35
来源: 人民日报
人工智能朗读:

弘扬工匠精神 攻克技术难题(奋斗者正青春)

“作为一名高铁工人,我心里有说不尽的自豪。”今年45岁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郭锐说,他装配过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的各个速度等级、10余种型号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从“和谐号”到“复兴号”,郭锐和他所在的团队为1600多列高速动车组装配转向架。如今,这些列车已经安全运行超过40亿公里。

从零起步,钻研动车组转向架装配技术

“爷爷辈造蒸汽机车,父辈造绿皮车,我造高速动车组。”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的郭锐,1997年技校毕业后,进入中车四方机车公司工作。

郭锐第一次接触高铁装配,是在2006年。那时,公司通过与国外制造商合作,引进了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组装转向架的重任落到了郭锐团队的肩上。

“转向架,就是高铁的‘腿’。高铁跑得又快又稳,全靠转向架和它的零部件。”郭锐说,转向架装配部件有上千个,装配尺寸数据记录有上万条,装配精度更是以微米计算。

当时,国内在动车组转向架装配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为了摸清原理,郭锐和同事以厂为家,通宵达旦搞试验。没有操作手册,就从零起步。他们用54天时间查阅资料,资料垒起来有2米多高。资料搜集完成后,再学习、消化、吸收,郭锐记细节,同事记步骤,笔记有10多万字。

历时两个多月,郭锐终于带领团队成功攻克10余项制造技术难题,其中,他独创的“四点等高支撑调整先进操作法”开创行业先河,有力保障了我国首批动车组上线。

上高原、进沙漠,完成高速动车组线路试验

2016年,又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郭锐面前:如何在现有作业面积和设备不变的条件下,将生产任务由日产3台提升至日产8台?

作为技术攻关带头人,郭锐几乎全天盯在现场。经过连续一周的设计论证,他提出方案:改变现有工艺布局,优化作业流程,改进工艺装备,增加作业工位,每个生产节拍做到以分钟来计算。方案实施后,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这次技术攻关过程中,郭锐设计的“车轴测量打磨装置及齿轮箱装配输送线”获2018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此后,郭锐又接到了“复兴号”动车组转向架的装配任务。为了让“复兴号”动车组既可以经受沙漠热浪的考验,也可以适应极寒天气,郭锐和团队完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动车组线路试验,同时拿到了丰富详实的试验数据。

“我们跟随试验列车去过太行山,上过高原,进过沙漠,前往零下40摄氏度的东北某地。拿到一项项非常珍贵的数据,为高速动车组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撑。”郭锐说。

试验发现问题,回到工厂立刻解决。郭锐和团队发现,动车组齿轮箱小轴轴向游隙的精度对“复兴号”转向架的装配品质影响较大。为此,郭锐潜心攻关,钻研出一套新的测量方法,成功将游隙测量精度控制在0.02毫米。这套新操作法应用到生产现场后,提高了装配精度。

从业20多年来,郭锐先后创造了10项行业先进操作法,完成了4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9项,发表论文24篇。

为高铁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与中国高铁一路同行,郭锐常常感叹:“自己沾了时代的光”。这也让他的信念更加坚定——发挥自身所长,为高铁事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2012年,中车四方机车公司成立“郭锐技能大师工作室”。自工作室成立以来,郭锐带领成员完成创新攻关492项,解决技术难题356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6项,为公司创造效益6000多万元。

“优秀的技术工人应该是兼具技术、技能、学识的复合型人才。”在郭锐看来,随着“互联网+”工厂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铁事业需要更多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此,他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技能人员与技术人员“结对子”,更好地激发一线工人的创新活力;在他培养的人才中,已有23人获聘高级技师、技师,14人获省市级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称号。

近年来,郭锐一方面走上职校讲台,与青年学生们交流,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改变更多年轻人对技能岗位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写进《中车一线生产难题解决攻略》《轨道交通机械设备装配与调试》等教材,为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期待更多年轻人坚定理想,学技术、练技能,走上技能报国、技能圆梦之路。”郭锐说。

[编辑: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