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带火中国货足以证明亟需“反内卷”!中国制造早已“弯道超车”
2024-08-16 09:39
来源: 察理思特
人工智能朗读:

特朗普带火中国货足以证明亟需“反内卷”!中国制造早已“弯道超车”

说特朗普是“Made in China”的野生代言人,应该没人反对吧。

8月13日,马斯克与美国前总统、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进行直播访谈。不少眼尖网友发现,特朗普使用的充电宝正是中国品牌安克(Anker)的产品。

特朗普的这一无心之举,让中国品牌安克迅速火出圈。

其实,中国制造还拥有很多足以令国人“沾沾自喜”的成绩。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140辆中国制造的宇通客车正忙于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乘客提供穿梭服务。

在越南,小米被认为是中国的苹果。

在美国,大疆无人机在执法机构的市场份额为90%,在紧急救援领域市场份额更高达92%。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的消息显示,我国北斗导航的使用量比第二名的GPS多30%。同时,北斗系统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北斗全球位置服务平台全球总用户数已经超过20亿。

可见,中国制造早已不是“山寨”的代名词,逐渐实现了高品质蜕变,高市占超越,高端化逆袭。

“内卷”还能持续多久?

2023年应该被界定为“内卷”大年吧。各行各业都在“内卷”的旋涡里越陷越深,似乎又回到了中国制造最原始的野蛮生长状态。

汽车行业便是过分“内卷”的代表之一。汽车市场掀起一轮又一轮价格战,市场似乎陷入了一种“魔咒”,降价一轮比一轮狠,并且似乎难以停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降价车型累计为70款,2024年前5月降价车型就达到56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6月,我国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利润率下跌至不足5%。

中国制造企业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谦逊内敛继承得淋漓尽致,从不妄自尊大或轻视他人,即使已经做得够好,也谨小慎微从不显山露水。

价格上一降再降,部分中国企业还在死守着自以为不变的丛林法则,认为只有“让利”才是企业的出路,产品才会被接受,归根究底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殊不知,生存规则早已被改写,而打破这一格局的正是中国企业自己。

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首次使用“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提法,对行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为相关产业敲响警钟。

最高层都看不下去,不得不出手制止“孩子们”内斗了。

中国制造的血脉也该觉醒了,体内的洪荒之力早已蓄势待发,就等拉出来遛一遛,跟国际市场的友商们同台竞技了。

“高逼格”才是中国制造的出路?

国货强势出口,老外都以中国制造为荣。

据瑞健未来官网数据显示,其旗下的民用高压氧舱已远触达西方13国,仅仅几个月时间内,就以35万的市场门槛抢占国内30%的国际市场,成交额中95%由发达国家的核心高净值人群贡献。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丁·乔赞帕说,“全球品牌将面临来自中国品牌的更激烈竞争”,这种现象“不会像过去那样仅限于便宜产品类别,还将出现在越来越高端的产品类别中”。

在高端豪华轿车市场一直被BBA和保时捷所垄断的情况下,问界M9撕开了高端豪华SUV的一道口。上市七个多月大定量120000台,不仅刷新了国产豪华车销量纪录,成为中国50万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冠军,更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前十榜单中唯一上榜的自主品牌车型。

2023年9月,比亚迪仰望横空出世。练就了“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的绝技,依托于比亚迪强大的“技术鱼池”,搭载着10万工程师的自研技术,20年磨一剑,搭载了一系列黑科技,仰望将极致二字刻在了骨子里。109.8万比肩豪车的百万级定价也是仰望作为中国制造“高逼格”代表的又一指标。

2023年,在“一带一路全球行”国际段出发仪式上,高德地图宣布了旗下“世界地图”产品正式上线,其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全球定位能力,实现了境外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截至目前,高德世界地图已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升级高德地图APP至最新版后便可使用体验。

中国制造剑指高端,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图源:IC Photo

从追赶到超越,中国制造走了多久?

中国制造的发展之路从追赶到超越,经历了四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制造业面对整体工业基础薄弱、体系不完善和工业化水平低的情况,开发出了“代工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以“低成本优势”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大国。随着大量的工业产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中国制造成为了“Made in China”的缩影。

21世纪初-2015年左右,随着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快速融入全球经济。这个时期,产品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

2015年至今,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制造业”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如今,在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中国公司”的新面孔越来越多。凭借时尚的网站、迎合本地用户的广告,似乎看上去是美国或欧洲品牌的营销活动,漫不经心的浏览者很容易忽视这些都是中国制造。

从为西方企业制造廉价的无牌产品到成为生产高端产品背后的无名英雄,再到最新一批年轻的中国品牌在国外崛起,中国制造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徕芬曾一直摘不掉“戴森吹风机平替”的帽子,选择了东南亚作为出海首站。从第一款高速吹风机LF01上市时,日销量只有三五单,到2022年,徕芬的总营收就已经达到了15亿元,2023年,更是超过了30亿。截至目前,徕芬旗下产品已覆盖全球30多个地区和国家,上线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

云鲸公司2023年才开始真正关注海外市场,但它的国外销售额很快将占到其总收入的30%。该公司几款1000美元以上的产品与市场领头羊美国智能机器人公司(iRobot)展开了直接竞争。美国《消费者报告》月刊对9款扫地机器人进行了测评,云鲸T10得分最高。

世界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国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这是海尔第15次蝉联全球冠军。不仅如此,海尔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也再度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海尔冰箱已连续16年全球第一、海尔洗衣机连续15年全球第一、海尔冷柜连续13年全球第一、海尔酒柜连续14年全球第一。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无论从制造业体量,还是制造业质量,“Made in China”已经摘掉了廉价的帽子,戴上了高端的头衔。这是全球制造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制造的实至名归。摆脱掉“内卷”的桎梏,才能够真正放手一搏。

等待中国制造的不是“以本伤人”的无奈之举,而是“大杀四方”地占得先机。我们需要放大内心真正的强大和配得感,用实力说话,用数据证明,用口碑验证,中国制造值得被高看一眼。

采写丨叶 梅

编辑丨马静欣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