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5周年③丨深圳构建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24-08-18 18:0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先行示范5周年③丨深圳构建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你文明,我文明,鹏城从此更闻名。”相信不少人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都看到过这句话。生活在这座城市中,不仅有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小确幸,还有很多被感动的泪目时刻。

“骑士”变“战士”!数名外卖小哥逆行而上“顺手”灭火;众人使用AED救助公园里跑步晕倒的男子;深圳小学生姐妹花点头致谢停车礼让的司机、9岁男孩多多在爱意和陌生人的加油声中一路向阳,温暖前行,刷屏全网。

这些温暖的细节,是这座城市影响每一个人的浓烈气质,它让人在任何时候翻阅时,都带着忙碌生活中的一丝暖意,甚至是一种深圳式的独特链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深圳,正奋力书写城市文明建设的“答卷”。

翻开时光的一页,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将“城市文明典范”作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将“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作为五个重点任务之一。要求深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这为深圳标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度,表明党和国家对深圳的殷切期望, 也为深圳未来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引。5年来,深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发有为,勇担使命,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进程中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

观数据

——文明如水润鹏城

在深圳,温暖的“大事小情”传递美好,高贵的坚持不断引人向善。在连续六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基础上,深圳2019年至2023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成绩排名靠前,年均2000余项关爱活动精彩纷呈;2019年以来共培育全国道德模范2人、全国文明家庭2户、“中国好人”14人,广东省道德模范2人、广东省文明家庭2户、“广东好人”76人。

“深圳出品”文艺精品出圈“攀峰” 文化品牌活动出新出彩。五年来,深圳共计有10部作品获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4部作品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均位居全省前列。

·原创舞剧《咏春》在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38个城市演出171场,跻身2023年度中国演出市场票房榜舞剧类前5

·创新策划“吾城吾歌”一一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设立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

·原创舞剧《深AI你》受邀参加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

·电视剧《青春之城》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

·与德国汉堡国立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深圳版歌剧《卡门》成功首演等。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深圳市文艺作品获得国际性奖项124个、国家级奖项1114个、省级奖项1161个。

在提高公共文体服务供给质量上,深圳不断尝试、探索。2023年深圳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1万平方米,全市各类图书馆(室)、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超1800家。

·推出“市级中心馆+区级总分馆”为架构的超大城市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模式,市民可“一键预借”“一键归还”图书资源,享受无差别的图书馆服务;

·创新拓展基层阈读空间,全市目前拥有新型文化阅读空间288家;

深圳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入选国家发改委《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盐田区“智慧图书馆”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坪山图书馆获国际图联2021年“绿色图书馆奖”。

邂逅历史文明,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深圳读书月等阅读品牌,影响力、辐射力日益增强,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组织开展2400场活动,吸引市民逾1600万人次参与。“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等文化品牌活动广受好评,i深圳“文艺一键通”覆盖市、区144家主要公共文化场馆和演出场所,创新推出“深圳艺文惠”文化惠民服务平台,数字人民币红包覆盖读书、观影、赏演、看展、旅游五大文化消费场景。 

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构建特色鲜明、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都市文化群落。

·深圳歌剧院顺利开工,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让•努维尔向中法元首介绍设计情况;

·深圳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开馆运营,再添文化新地标。

·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湾文化广场、深圳歌剧院、前海博物馆、深圳文学艺术中心、深圳书城湾区城等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新馆等项目加快推进。

·加快构建特色鲜明、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都市文化群落,大鹏所城等首批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完成阶段性提升改造工作,第二批特色文化街区创建持续推进。

人文湾区建设协同推进。深圳与香港方面共同发布“深港共读”共识,举办主题海报邀请展暨设计师论坛等12项活动,达成共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十点共识”。2024年4月,香港举办首届“香港悦读周”及“2024 香港悦读+”活动,专门开辟深圳专区,推动深港文化交流共荣;“深港共读 山海相阅”系列活动开幕式暨深港青少年研学计划启动仪式在深举行......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涵养城市更深的文化底蕴。

做加法

——激发城市文化新活力

文化产业高歌猛进,旅游发展享誉中外,体育产业增长迅猛……文体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

深圳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关于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深圳市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文体娱乐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产业政策性文件,聚焦加快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打造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建设数字文化资源集聚区。

重大文化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2023年,深圳成功举办国内最高水准、最高规格、最高层次的文化论坛“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2024年成功举办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两场国家级重磅文化活动在深圳双星并耀、双向赋能,盛况空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文化高质量发展吸引辐射之势。

·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积极支持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深圳市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助力文化产业在服务城市营销、推进文化出海和发展数字文化贸易等方面发挥作用。

·依托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拓展多种文化投融资服务,深化“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

·深圳国际艺术品拍卖中心挂牌运营,建成全国首个非综合保税区内的艺术品保税仓。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制造”“文化+贸易”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开启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无限可能,激发文化产业市场活力,创新探索的“文化+”模式,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深圳现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80个,其中“南山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获评为国家级优秀基地,“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1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33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0余家,上市企业44家,专精特新企业253家;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750亿元,较上年增长5.7%,占全市GDP比重约8%,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近年来,深圳设计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设计生态日益完善,国际国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重要的设计新锐城市、先锋城市,“设计之都”成为深圳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2024深圳设计周推出“4+23+N”活动矩阵和“主展场+分展场+星展场”多层次设计展示和交流形态,举办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全球“设计之都”城市圆桌对话暨全球设计师大会等活动,发布《全球“设计之都”城市深圳倡议 2024》。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中国设计大展、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深圳时装周等创意设计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深圳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珠宝设计等在国内都已具备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各方面指标均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深圳创意设计服务法人单位超过3.3万家,规模以上设计企业744家,相关上市企业超过30家,设计从业人员超22万人;行业影响力显著增强,连续10年位居中国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有声有色。“改革开放再出发”“春天的故事”等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获评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建设,“深圳南头古城游径”“深圳大鹏所城游径”“深圳赤湾炮台游径”入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名单。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有声有色。“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启动,由深圳企业、深圳品牌、传统文化、文艺精品等组团展示的“立体沉浸式”城市故事空间,在北京、新加坡引发60多个国家使节、外交官和国际组织代表共鸣。“外交官看中国•广东行”走进深圳,近40个国家驻华使节在“云端”欣赏以“香云纱”为特色的时尚秀。“世界在深圳”微纪录片,向全球展示深圳魅力。继2023年发布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后,推出最新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引起极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回顾“典范”的16个笔画,如今的深圳正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城市文明建设。深圳城市文明建设的活力愈加明显、文体软实力的脉络愈加清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愈加强劲,灿烂图景未来更加可感。

特约评论员:南方科技大学

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研究员陈能军

编辑:吴俊霞

校审:施冰冰、王容

转载请注明

[编辑:谭悦]